轉眼間,已經到了2014年的最后一個月。國內的彩電行業也經歷了許多的風風雨雨,這一年里面,有陽光燦爛的大賣季,也有風雨飄零的慘淡季。這其中有市場的原因,有技術的原因,也有政策的原因。但不管什么原因,我們總能從中找出一些規律,總結一些關鍵點,以便來年能有更好的發展。

4K超高清
無論電視如何發展,顯示畫面仍然是它的最主要功能,絕大多數用戶購買電視,需要的也僅僅就是這個功能。所以顯示技術無論在任何時候,都是但是的最主要技術。那么在2014年,顯示技術的關鍵點是什么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4K。
實際上在2013年,4K就是眾多廠商和用戶都在關注的技術了,不過由于成本和片源等諸多問題,該技術并沒有得到很好的普及。不過經過一年的發展,這兩個問題基本都已經得到了很好的解決。4K進入普及階段,已經勢在必行了。
所以在今年年初的CES2014上,我們看到了許多4K產品和與之相關的服務和配件。像索尼CES 2014便推出了三個不同系列的4K電視機,包括針對“廣大消費者”的入門級系列。該系列的推出,為今年4K的“普通消費化”定下了一個基調。
不過只要是新東西,那么就總需要有一個規范,認同和普及的過程,4K也一樣。去年該技術剛剛出現的時候,一直因為片源的問題遭到詬病,不少消費者也因此對其避而遠之。再加上該標準剛剛出來的時候沒有太過嚴格的規范,消費者不清楚,也不確定自己買到的究竟是不是真正的4K標準產品。這一切都在限制著4K的真正普及。
好在隨著內容提供商對4K片源的支持,特別是2K轉4K關聯補償技術的廣泛使用。片源的問題終于有望得到徹底的解決了。同時,在今年年中的時候,專門針對4K標準認證的《超高清顯示認證技術規范》又正式發布了。更是在政策上為4K打下了一個普及的基礎。
在今年推出的規范當中,4K電視產品的認證包括了功能、圖像顯示格式、接口、性能等多方面的認證。這些項目都會直接影響電視的顯示效果,任何一項不達標,電視就不能真正的達到4K的標準。比如,在接口方面,電視機必須具備HDMI 1.4a或者1.4b版本的接口,才能傳輸真正的4K分辨率的超高清電視。

該標準正式推出以后,所有的4K產品都必須要經過認證才能算是真的4K。經過認證的產品也都會在出廠時張貼認證標示,有了該標志,消費者便無需擔心自己買到不算真正4K產品的“偽4K”了。從源頭上打消消費者的購買顧慮。
我們有理由相信,當一切都準備就緒,在未來的2015年,4K電視將繼續普及,并逐漸取代低分辨率的電視,成為真正的主流。現在有些廠商開始停止生產2K電視,便是很明顯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