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性的技術可以極大地改變社會生活的方式。諸如,在2007年,蘋果(Apple)推出了全球首部iPhone,從而顛覆了人們使用手機的方式。如今,智能手機已變得越來越普及,甚至,一些人對非智能裝置已變得無法容忍。那么,對于數字標牌行業的未來,是不是也面臨同樣的境況?
手機的產生極大地方便了人們之間的溝通。在iPhone誕生前,人們只知道蘋果是一種水果。但其實,世界上最早誕生的智能手機并不是蘋果制造的,而是東芝出品的一款名為Pocket PC的智能掌上設備。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
問題在于,這部最早上市的智能手機操作起來緩慢、笨拙,故障頻發,就像Windows95一樣屢屢需要重啟,甚至有時候會直接藍屏崩潰。數字標牌領域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巧合的是,數字標牌技術也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即上世紀90年代誕生的。同樣,那時候的數字標牌技術,也面臨緩慢、故障頻發的問題。
不過,盡管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數字標牌技術還是十分誘人的。你對起步階段的數字標牌技術是如何看待的?你可以試著回想一下,當你數年前第一次看到平板電視時的感覺。可能那時你對它超薄的身材和高清晰度的畫面并沒有太大興趣,或者是被它高昂的價格嚇到。要知道,早期一部等離子面板的成本就超過1萬美元。
再來談談2014年以及未來,數字標牌顯然有著十分廣闊的前景。作為一種新的媒體,至少在廣告領域,數字標牌是誘人的。例如,2013年紐約市一次基于地點的廣告峰會上,小組成員一致認為,基于地點的廣告(數字標牌媒體)到2017年將保持持續增長(從5%到超過25%)。
業內人士認為,基于地點的廣告方式將快速增長,原因在于其能夠準確地向目標客戶傳達信息。對于大眾而言,這只是技術、術語以及行業的理解尚未達到同步。而戲劇性的變化將很快來臨。
根據全日空/尼爾森調查結果,三年內,預計整合多屏運用的重要性將顯著提升,由當前數字媒體20%的采購率提升至2016年的50%。
據調查,對多屏的需求增長主要依賴三個因素:
驗證廣告效果能夠達到需求(71%受訪者提到)
全屏一致的標準(61%受訪者提到)
驗證廣告被推送至正確的受眾(59%受訪者提到)
研究結果表明,基于地點的媒體信息,能夠給予消費者更強烈的的印象(56%)和購買意向(62%),明顯高于對照組。專家解釋為“在正確環境下正確的品牌引導”,原因在于,在基于地點的活動中,廣告能夠傳達至大范圍的消費者,而他們恰恰是最具購買可能性的潛在客戶。
因此,數字標牌才得以在幾乎一夜之間獲得巨大的關注。其最初起源于一項不尋常的技術。不尋常是指沒有人確切地知道利用數字標牌能做什么,以及怎樣用好它,并且它最初并不怎么好用。
但是,僅僅只依靠魅力是不足以形成市場的。只有結果才能形成市場,因為投資者只會把他們的錢投在看起來有收益機會的地方,數字標牌恰恰能夠得到結果。展望2014年及未來,我們現在可以猜測一下數字標牌的前景,可以參考智能手機、在線游戲設備、平板電腦以及互聯網本身的流行。
這些流行的技術都有什么共同點?關鍵就在于參與的形式。過去的數字標牌更像是我們父母的電視機,它單純地向觀眾傳達信息,卻沒有任何互動。這并沒有什么錯,但是數字標牌想要獲得更大的發展機遇,就必須重視參與性。參與是未來各種數字媒體發展的方向,諸如廣告、品牌推廣、信息娛樂、視頻、電影、游戲以及社交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