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指揮它執行:手勢識別功能
手勢是人類溝通交流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們在相互交流時總會指手劃腳。而手勢識別技術又開辟了我們與機器、設備或電腦互動的新局面。據市場研究機構ABIResearch公布的一項最新研究預測,到2017年,具有視覺手勢識別功能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達6億部。
手勢識別技術
智能電視使用的手勢控制是采用的動態圖像識別技術,通過攝像頭接受動作圖像,然后用計算機技術對圖像進行分析,根據前后畫面的變化與預存指令動作進行比對,最后確定執行哪條指令。
采用攝像頭跟蹤進行手勢識別的技術實際上已經使用了一段時間。領先的游戲機,如微軟的Xbox和索尼公司的PlayStation,都配置了手勢識別設備(分別是KINECT和PlayStationEye)。目前,在電視領域中也開始流行手勢控制技術。不過,在大家電設備上實現手勢識別技術還面臨幾個重要問題,包括在不利的光線條件下,該技術能夠實現的效果,背景的變化與高功耗等。
手勢識別技術體驗
除了遙控,還能用啥控制電視?無疑智能語音控制和手勢識別控制首當其沖,而接下來,筆者將以TCL E5500系列智能電視為例,和大家一起來體驗手勢識別技術。
要想實現手勢操控,首先要配備TCL專用的外接吸附式攝像頭。連接過程也比較簡單,只需與電視的USB接口連接,放置于電視的正上方即可。
外接攝像頭
然后我們進入電視中的手勢操控程序,開啟手勢控制功能。需要注意的是,首次使用還要調整好于電視屏幕與人之間的距離,保證最好的可識別位置。
在電視上設置手勢操控
TCL智能電視中的手勢識別系統可鎖定使用者的操作,記憶并識別使用者的手勢,使用者通過手勢對電視機發出指令,控制電視音量、頻道調節,也可身臨其境的與電視機實現游戲互動。
從實際體驗《捕魚達人》等游戲來看,通過手勢操作就可以正常玩一些游戲,電視可以識別手的左右、上下甚至是握拳等動作,不過在靈敏度與手勢界面的操控方面還不夠成熟,還是有待不斷加強優化。
點評;手勢識別的前景非常令人期待,特別是對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智能電視而言。這些設備已經深入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而新的通信接口始終非常受人們的歡迎。據統計,中國目前患聽力語言障礙的聾人約有2400萬,這些聾人之間及他們與周圍其他人之間的交流主要通過中國手語進行。手語識別的目的就是通過計算機提供一種有效的、準確的機制將常用手語翻譯成文本或語音,實現自然語言與手語這兩個異種語言模式的交流,使得聾人和健全人之間的交流變得更方便、快捷,使聾人能很好的融入社會。所以,手語識別不僅具有非常重要的學術價值,同時也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和廣泛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