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日本2011年7月模擬電視停播以及家電環保積分政策導致平板電視需求被預支,所以2012年日本國內家電廠商的業績以電視業務為中心低迷不振。另外,“智能電視”功能和擁有全高清四倍分辨率的“4K電視”等開始亮相,“后全高清”的潮流越來越明顯。
2013年平板電視將如何變化呢?對其進行預測的關鍵是2013年1月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2013 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CES 2013)展會。本文將根據日本廠商和韓國廠商在此次展會上的動向,探討2013年的平板電視動向。
2013年的關鍵詞估計將是“智能電視”以及基于有機EL和4K電視的“高畫質”這兩個。2012年各大廠商開始重點宣傳智能電視功能。估計這股潮流不僅將繼續下去,而且還將向市場投放更加追求用戶界面易用性的產品。
其基礎是VOD(影像發送)服務以美國為中心實現普及。在北美由于“Netflix”和“Hulu”等定額視頻發送服務的爆發性普及,因此將平板電視聯網收看VOD節目的使用方式已很普遍。用戶需要可無縫訪問電視內容、VOD內容和各種網絡服務的智能電視功能。
尤其是在北美分別占據平板電視銷售份額第一位和第二位的韓國三星電子和LG電子,都將智能電視看做商機,將其定位為2013年機型的重點。
三星在新機型中配備與智能手機同等的四核CPU,強化了該公司的智能電視功能“Smart Hub”。配備可通過遙控器的麥克風以自然語言進行操作的語音識別功能“Voice Interaction”以及節目推薦功能“S-Reccomendation”。
其安裝涉及非常多的方面,因此還配備了通過面部識別來了解每位用戶的喜好,并從節目表中介紹推薦節目的功能。
而且,還可與Rovi的作品數據庫聯動,只需跟電視說話就能利用“Cinema Now”和“VUDU”兩項VOD服務,按照關鍵詞和體裁類型來搜索作品。可精選推薦節目,僅通過語音指示來播放節目。更為實用的智能電視正在逐漸形成。
三星提供了可像智能手機一樣驅動應用的平臺“Samsung Apps”,并在全球公開了約2800個應用。各大公司均因應用數量沒有增加陷入苦戰,而三星的智能電視卻成為最成功的平臺。
LG配備基于手指的手勢操作
同為韓國廠商的LG電子一直以智能功能賣點,該功能采用可像鼠標光標一樣操作的指針型元件“Magic Remote”。
2013年款電視支持采用攝像頭、基于手指的“手指手勢(Finger Gesture)”操作。筆者用自己的手實地進行測試發現,只需在電視機前豎起一根手指就可立即識別,并操作屏幕上的光標,很有實用性。
三星配備“語音識別”、LG配備“手勢”等新型用戶界面,這表明兩家公司將智能電視功能定位為與普通電視產品形成差異化的重點。
日本廠商通過電視+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的方式尋找出路
另一方面,日本家電廠商的智能電視策略稍微不同于韓國廠商。作為2013年的智能電視功能,索尼和松下面向平板電腦發布了可與自家電視聯動的專用應用。提出了通過電視+平板電腦兩個屏幕來收看節目的方式。
索尼預定發布支持2013年的BRAVIA系列產品、用于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的應用“Side View”。不僅可以在平板電腦顯示節目表以操作頻道,而且還可以同時搜索節目表、網絡視頻、DLNA(家電AV網絡標準)和VOD。大受歡迎的DLNA和VOD節目不僅可以在平板電腦上播放,還可以傳輸到電視上播放。
作為“新一代電視體驗”(Next Generation TV Experience),松下在CES 2013上推出了可與平板電腦聯動的智能電視功能。節目表制作地很完善,因此可支持節目和VOD的搜索。
如果通過節目表進行操作的話,可以將節目發送至平板電腦收看,也可以在電視上收看。而且,還配備可讓好友們邊看節目邊聊天的功能。
東芝的目標是建立可由平板電腦進行操作,無縫收看電視和網絡節目的機制。
東芝從2012年開始先行在美國和歐洲投放了“Media GUIDE”應用。可以通過手部操作無縫搜索節目表和VOD節目。
日本廠商考慮的智能電視的發展方向是避免在電視上配備高功能CPU導致成本增加,同時巧妙使用操作性出色的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
韓國廠商推進的是高功能CPU內置電視的智能電視方式,日本廠商推進的是與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聯動的方式,目前還不清楚哪種方式會獲得支持。但2013年無疑將是“智能電視”大踏步發展的一年。
作為旨在讓電視易于使用、可讓用戶輕松收看大量內容的功能,各大公司不斷地宣傳智能電視,而作為后全高清備受關注的則是“進一步的高畫質化”。
此前韓國廠商主打“有機EL電視”、東芝力推“4K電視”,而2012年底索尼和夏普發布了4K電視,LG電子也在美國發布了4K電視。后液晶和后全高清趨勢快速形成。
首先,4K液晶電視有望在2013年內以普通用戶也能買得起的價格上市。
東芝將面向夏季商戰上市58英寸和65英寸4K液晶電視,價格尚未確定,目標在“1英寸1萬日元以下”。
索尼也展出了55英寸和65英寸的4K液晶電視,并宣布“將設定可便于用戶購買的價格”。夏普將作為2013年款上市70英寸的“AQUOS Ultra HD”(價格未定),韓國LG電子將在日本上市84英寸、65英寸和55英寸機型,2013年將是4K液晶電視迅速開始普及的一年。
東芝和索尼曾分別在2011年12月和2012年上市了4K電視,東芝的55英寸機型在發布時的預計市場售價為90萬日元,索尼84英寸機型的價格在168萬日元以上,定位為“夢幻商品”。2013年或將迅速降價,成為“4K電視普及元年”。
廠商給出的普及預測也很樂觀。東芝預測,2013年該公司平板電視“REGZA系列”的58英寸以上機型中,約40%(按數量計算,以下相同)將替換為4K電視。2014年約70%、2015年約90%將換成4K電視。
從東芝的產品線來看,55英寸以下機型都是全高清電視,58英寸以上機型全都換成4K電視。在需要低價位大屏幕電視的北美,全高清大屏幕電視仍將存在,而在日本58英寸以上機型將出現“大屏幕電視=4K電視”的形勢。
業界存在4K電視“無原生內容”的消極觀點。藍光光盤目前也沒有4K原生內容(按照標準無法刻錄),不過4K內容的視頻發送服務將面向電視開始啟動。
最先躍躍欲試的是索尼影視娛樂(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該公司將于2013年內在北美開始4K電影的網絡發送。此外,在會場內,韓國三星電子借助美國知名影像發送商Netflix進行了4K發送演示。
目前微波數字電視和藍光光盤的分辨率最高到全高清。但是,東芝REGZA系列的開發者本村裕史表示,“雖然微波數字電視并沒有通過全高清進行播放,但并沒有人認為‘不需要全高清電視’”。
影像來源的缺失在“3D電視”中也被不斷提及,不過4K與3D不一樣,無需3D眼鏡等特殊投資,配備超解像技術的機型可以使用所有的影像來源,因此將自然而然地被用戶所接受。各大公司在2013年將面向夏季商戰投放4K電視,2013年將是“4K”大幅飛躍的一年。
作為“后液晶”而備受關注的新一代自發光元件“有機EL”方面,索尼和松下在CES 2013上發布了“4K”+“有機EL”的56英寸試制機型,LG電子和三星電子則宣布將上市采用全高清有機EL的55英寸機型。
索尼和松下在2012年9月就有機EL的開發進行了合作。在CES 2013上展示的機型,其面板由臺灣友達光電與索尼共同開發,索尼采用蒸鍍方式制造有機EL部分,而松下則采用印刷方式。
一般情況下,蒸鍍方式在生產效率上很出色,而印刷方式則在實用化后的生產成本上表現出色。會場里收看到的畫質方面,完成度較高的是索尼。索尼的產品具有高精細度和高對比度、擅長顯示動態圖像,宛如夢幻中的顯示器。
另外,兩家公司都展示了試制品,上市時間沒有發布。
韓國LG電子和三星電子作為2013年款機型展示了全高清有機EL產品。LG宣布將于2013年2月在韓國、3月在美國上市原計劃在2012年內上市卻一直推遲的55英寸機型。價格為1.2萬美元。三星也宣布將在2013年內上市全高清有機EL機型。
有機EL的對比度非常高、顏色非常鮮艷,與液晶相比肯定處于優勢地位。不過,“4K液晶”擁有高精細分辨率而且價格可以很實惠,而“全高清有機EL”只有色彩表現性是個優點,分辨率與現有的液晶電視相同。此外,雖然是全高清,但價格卻比同一尺寸的“4K”貴三成以上,因此與“4K液晶”相比沒有什么優勢。
部分報道稱LG推遲上市55英寸機型的原因是有機EL電視的成品率較差,不過2013年終于要上市了。大尺寸電視的生產遠比預想的要難,因此估計有機EL的普及還需要時間。
4K電視和有機EL電視曾在2012年之前的CES上展示過,2013年則推出了高出試制水平、預定上市的機型,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最近畫質提高速度已經開始觸頂、而3D也不可否認地出現失速問題,作為下一個附加值,2013年“高畫質”將再次備受關注。
各大電視廠商在銷量上的主力是全高清電視這點不會發生變化。不僅作為視聽發燒友感興趣的產品,作為向普通家庭導入的機型,大尺寸電視尤其是4K電視的動向都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