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費了數十億美元用于新一代顯示屏技術開發后,三星電子和LG電子已開始重新制定它們的高端電視機戰略。兩家公司計劃提升液晶電視機的產量,從而維持它們對電視機產業的統治。從液晶到OLED,韓系家電企業已經成功的擾亂了“別人”的規劃,在電視領域中站穩了腳步,成功行業中的領銜者。
OLED即有機發光二極體,若以驅動方式來劃分,則可分成無源矩陣OLED(PMOLED)及有源矩陣OLED(AMOLED)與LCD和LCOS相比,OLED清晰鮮亮的全彩顯示、超低的功耗、超薄的厚度等優勢被業內普遍看好,自2007年12月新力索尼在日本市場推出首款產品后,OLED被認為是下一代取代LCD的顯示產品。
布局OLED 擾亂了“別人”的計劃
最先在OLED技術領域中取得成就的是日系家電企業,但是真正將OLED技術激活卻是韓系家電廠商。在LED液晶電視剛剛普及市場之后,OLED已被認定為下一代新型平板顯示主流技術。一直在尋求超越之路的韓系家電企業似乎逮住了絕佳時機,三星和LG電在紛紛砸巨資擴建OLED面板線,借LED向OLED轉型之機掌握“屏”技術,目前,他們甚至控制了OLED市場及行業發展的話語權。
其實,OLED電視早已被各大家電巨頭看好。在OLED電視領域,最早涉及OLED產業廠商之一的索尼,曾一度推出過多款OLED小尺寸顯示設備,并于2007年率先在全球推出11英寸OLED電視,但因價格原因造成滯銷,未能達到預期效果。隨后,索尼也一直沒有找到降低成本的解決方案。索尼在2010年3月底宣布,停止OLED電視在日本市場的生產和銷售。
和日系家電企業低調退出OLED領域相反,三星和LG自去2011年以來,不斷加快OLED產能的建設速度,韓系企業在OLED上鉚足了勁。目前,三星在OLED面板領域的投資將超過40億美元;而LG緊跟著三星的步伐,投資28.3億美元用于OLED面板技術研發和建設第8代OLED面板生產線。
據了解,三星旗下的SMD公司擁有全球最大的OLED面板生產線。而市場上的OLED面板產品一直被三星壟斷,其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達到了 98%。
三星和LG密鑼緊鼓地布局OLED,讓業界剛到壓力,紛紛調整自己的發展計劃。其中又以日系家電反應最為強烈,索尼聯手我國臺灣的面板巨頭友達成立OLED面板和技術的合資工廠,以追趕三星和LG;松下則計劃投入200多億,花兩年的時間,建立起OLED面板的生產能力;我國的面板企業也不敢掉以輕心,也積極加入OLED的陣營。
技術領先 韓企首超越歐美和日本
近日年來,在日系家電走下坡路的時候,韓系家電悄無聲息的以殷實的產品銷量和高新的技術實力超越了中日,成為家電行業中的新星。就拿OLED電視領域的發展來說,其實,日韓臺及歐美均已制定了OLED產業戰略規劃,但是真正將OLED技術帶到生活中來的卻是韓系家電企業。
55英寸的OLED電視僅是一個開始,當三星和LG在CES消費電子展中首次展出這兩款OLED電視的時候,不僅驚艷了媒體,也顯示出他們在這一領域中已經取得了成就,擁有絕對的發言權。55寸的OLED讓索尼等家電企業感到焦慮,在他們的計劃中可能沒想到韓企會那么迅速的就將OLED技術運用到電視上,而LG 55英寸OLED電視的開售,讓更多的家電企業意識到,或許該做點什么了。
在今年的CES消費電展中,展出OLED電視的廠商變得多了。除了三星和LG,索尼和松下也展出了全球最大的56英寸的OLED電視。日系家電企業本以為可以扭轉局勢,不料,三星和LG在展會的最后一天,同時展出了可彎曲的OLED電視,再次震驚了行業,走在OLED技術的最前沿。我國家電企業和臺灣面板企業雖然擁有生產OLED電視的能力,但和歐美家電企業一樣,并沒有展出自己的OLED電視產品。三星和LG又一次成為了行業中的焦點。
三星始終以最酷、最時尚的產品進駐市場,使設計等次核心技術發揮到最大效用。在競爭白熱化的電子消費產品市場,今天還在熱銷的新產品,明日就變成了昔日黃花,在這樣一種市場環境下,尹鐘龍將三星的成功之道形象地比喻為“生魚片理論”。
為了不讓自己的產品變成隔夜生魚片,三星和LG電子不斷跟進,一起重建新規則。比如三星,其在產品策略上始終以最酷、最時尚的產品進駐全球市場,它在移動電話、LCD電視、存儲芯片和攝像機一直領先于它的主要競爭對手,使它某些產品在這一行業贏得了最高價。就拿OLED電視來說,現在韓系家電企業三星和LG在OLED技術上的發展已經超越了日系家電企業,成為行業主流。
產業體系全球最快 韓企實現技術驗證
在消費電子產業中,韓企正式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技術就屬液晶顯示技術了。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國際半導體協會曾設定了一個關于液晶顯示技術的發展時間表,意在幫助日本廠商實現技術進步。但三星、LG等韓國企業行動迅猛,不惜重金研發,果然在不久的現在已經不遜色于日本企業。
據Display Search提供的數據顯示,去年全球平板電視營收中前兩位是三星和LG兩家韓企,其中三星占比27.7%,LG占比為15%。索尼、松下、夏普雖然緊跟其后,但總市場份額下降了6%。和其它企業相比,以高新技術為指導的韓系家電企業在產業體系上的發展還是比較迅速的。
從CRT時代到LED時代,國內顯示產業一直落后與外資品牌,下一代顯示技術OlED浮出水面后,日韓企業都在著重開發。其中,韓系家電對OLED技術充滿熱情。LG投資增設的首條8.5代WRGBolED電視面板生產線將設于韓國坡州,投資約為7063億韓元(約合40.6億元人民幣),而三星今年整體的資本支出將達到50.8兆韓元。反觀國內面板企業投入力度還相差甚遠,巨額的研發資金可能成為國內面板企業遲遲沒有深入動作的原因。
目前,韓系家電企業三星和LG均已量產OLED電視,LG電子甚至已經開始預售OLED電視,將OLED技術帶到現實生活中。但目前還不是OLED面板商業化運轉的最佳時機。從OLED顯示技術上的布局可以看出,技術更新最快這一稱號第一次被歐美和日本以外的韓系家電企業所占據。韓系家電企業對于市場的強勢進入以及對技術的精進已然走在行業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