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外媒報道,日本東芝公司已于本月8號盤后發布了其2012財年報告。報告顯示,東芝在上一個財年運營利潤同比下降4.1%,約1943億日元,不及其1月預期2600億日元。東芝數字產品(電視與PC)部門實現244億日元的運營虧損,其中僅電視業務就虧損了500億日元(約合5億美元)。
報告顯示,東芝在2012財年整體銷售額達到5.8002兆日元,但由于日本國內電視以及PC市場不斷縮窄,彩電銷售量出現大幅滑落。此外,液晶面板業務的轉賣也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受到日元貶值的影響,東芝的部分事業營收有轉好趨勢,例如半導體部門因為在本土生產海外銷售,就受到了日元貶值的影響,其產品利潤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東芝企業執行副總裁久保誠(Makoto Kubo)表示,由于電視和電腦市場的不確定性,以及與今年下半年存儲芯片銷售相關的風險,東芝對該財年制定了較為保守的業績預期。
今年1月,東芝在美國拉斯維加斯酒店召開了2013年戰略說明會,介紹了B2B業務及電腦電視等數碼產品方面的戰略。東芝集團在2013年的電視機戰略是“云服務+大屏幕4K高畫質”。
從2012年開始,東芝就公開宣布要“致力于4K電視”。在此背景下,深串作為2013年的電視機戰略提出了“云服務+大屏幕4K高畫質”這一關鍵詞。
據東芝調查,日本國內51英寸以上的大屏幕電視市場正在迅速擴大。具體數據顯示,2011年上半年占整體的6%,而下半年擴大到14.2%,2012年上半年達到17.3%,2012年下半年進一步擴大到21.6%,2年時間達到了原來的3倍以上。另外,71英寸以上大屏幕電視也在穩步增加,整體的大屏幕化趨勢仍在繼續。
在這種大屏幕化趨勢下,東芝根據“畫面尺寸”和“高精細度”定義了獨自的“感動指數”。對中小尺寸電視而言已經足夠的全高清在55~65英寸的大屏幕電視中就顯得像素粗糙,感動指數下降。深串稱,因此,2013年以后,將在有望進一步普及的大屏幕電視中,“利用東芝的4K技術,使感動指數最大化”。
據了解,東芝早在2011年12月于日本上市了4K電視,2012年還推出了與“全錄”功能“Time Shift Machine”聯動的云服務“REGZA Cloud Services TimeOn”。2013年東芝在電視業務方面,將通過增加4K電視產品線把“云服務+大屏幕4K”定位為平板大屏幕電視的戰略模式。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截止至今,部分日系家電企業已經實現盈利,也有一部分消費電子企業仍然在虧損邊緣掙扎。可以發現那些盈利的企業之所以能夠扭虧為盈,靠的不是別的,而是共同的法寶——斷臂,減少對家電的投入。東芝想要盡快的扭轉局勢,除了要努力研發擁有創新性的產品外,還需開辟新領域,發展多元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