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北京,鮮花盛開,春意盎然。北京中慶現代技術有限公司在北京友誼賓館舉辦《合作共贏,共創未來---中慶集團教育信息化“三通兩平臺”全面解決方案暨戰略合作》研討會。這是一次友誼的盛會,一次合作的盛會。參加這次盛會的不僅有中央電教館的領導,有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有行業資深的專家學者,還有全球領先的上游廠商、來自全國各地的中慶合作伙伴,以及教育行業的媒體朋友。
在這次盛會里,中慶與會眾士一同商討了新時期的發展大計,一起體驗中慶創新性的產品和方案,同時,見證中慶20年的發展歷程。
2013年,是中慶成立的第20年。總經理周少林先生就中慶的成長、當前的機遇、良好的合作這幾個方面和大家一起分享了中慶對這些問題的思考:
1993年成立的中慶,經歷了二十年艱苦卓絕的發展。
歲月如歌,跋涉似舞。
二十年的時間雖然算不上滄桑,卻也是砥礪漫漫。
二十年來,中慶本著“以科技服務教育”的企業理念,始終不忘用最優秀的產品和服務實現用戶與企業共贏;始終不忘在過去的發展中,各位教育界新老朋友的信賴和支持;始終不忘我們一起用智慧與汗水創造的合作局面。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有了廣大朋友們的認同,才奠定了今天中慶在中國教育信息化服務領域的領先局面。您們是中慶人最好的朋友。
同時,代理商作為產品重要的營銷渠道,作為企業產品和客戶之間的重要橋梁,是和企業休戚與共的戰友,是我們發展的長期伙伴。
“志同者合,與渠道共贏”是我們對代理商的承諾,可以說代理商和企業是不可或缺的一家人。我們感謝我們合作伙伴對中慶發展的支持。
謝謝您們。
20年來,中慶和在座的各位一起經歷了教育信息化建設飛速發展的激情歲月,也共同領略了IT行業的風云變化。當時間進入2013年,我們發現中國教育信息化建設已經步入一個新的階段。這時,我們看到了“機遇”。
說到機遇,我們認為當前中國教育信息化的變革,是歷史賦予我們的又一次機遇。
首先,讓我們簡單瀏覽一下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大趨勢。
2010年7月,《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明確了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價值是“用信息化推進教育現代化“;2012年,杜占元副部長關于“三通兩平臺”的講話為教育信息化規劃了明確的實施步驟和策略。具體到“三通兩平臺”,我們看到除了寬帶網絡校校通,其余幾個方向無一不和“應用”相關聯。現在,教育信息化基本完成了物理平臺的建設,比拼硬件配置的時代正在成為過去,而一個以“應用”為導向的信息化建設時代正在來臨。
新時代的更迭,必然帶來傳統市場格局的重新劃分,優存劣汰,曾經高山仰止的知名企業可能轉眼就會被我們超越,這就是機遇。
第二,這是錄播產品的機遇。
當“以應用為導向“成為教育信息化的核心關鍵詞之后,“應用”到底“用“什么成為新的焦點,我們高興的看到教育行業專家們為我們指明了方向,“應用”的一個重要基礎就是“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這一方向的明確,為以獲取教學音視頻資源為核心的教育錄播帶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教育錄播的普及成為現階段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必經之路。
在機遇面前,我們也應該看到,傳統錄播注重的是資源的采集,要做到資源“共建”與“共享“,乃至資源的“人人通”這一最終目的,還需要錄播企業能夠快速突破“應用“的瓶頸。
當前,錄播的深化應用成為繼硬件技術革新之后又一個更為重要的方向。這里所說的“錄播應用”,必須是錄播系統與教育教學實踐深度的融合,這對很多從其它行業轉向教育,以硬件技術為核心的企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而對于長期植根教育,具有前瞻性的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中慶就是這樣一家具有資深教育背景、有前瞻意識的企業。中慶對教育的深度理解是很多企業難以企及的。在教育錄播領域,中慶是國內最早推出錄播產品的企業之一,積累了深厚的技術基礎。在錄播產品的初始研究階段,就把錄播的應用作為重要部分,提出了錄播是一項系統工程的概念。并于2009年啟動了《中慶教育云》這一區域錄播應用平臺的開發。歷時三年,中慶教育云已經在全國很多個省市的教育局得到了實戰的檢驗。
如今,中慶集團已經打造了以教育云云平臺為基礎、以課程錄播、教學PAD、多媒體教學系統為支撐的產品發展方向。這一產品方向完全構架在“深化應用”的基礎之上。
可以說,在當前歷史賦予的機遇面前,中慶比很多的錄播企業先行了一大步。
“合作”是我今天和廣大渠道伙伴分享的另一個關鍵詞。
首先,讓我們看一下教育錄播產業的格局。相對于其他信息化產業,錄播的歷史還很短,只有5年左右。但是5年的時間,也初步形成了以中慶為龍頭,其他企業緊跟的市場格局。
因為,我們擁有幾個錄播的第一:2012年,中慶在普教市場的占有率達到40%以上,在行業內占有絕對優勢地位。中慶是一家以研發見長的企業,70多位研發人員,三個研發機構,具備了強大的研發力量。在錄播行業第一家實現了教師、學生無標志物的課堂自動錄播,讓錄播常態化成為可能、第一家在教育錄播領域拿到國家專利證書、第一家推出區域錄播應用平臺。中慶還是“教育部教育錄播標準“、”數字化校園建設規范“的核心起草單位;是錄播行業唯一服務教育20年以上的企業。
深入教育,熟悉教育,重視研發,硬件、軟件雙強是中慶得以保持領先的最大優勢。
第二,在銷售模式上,中慶是一家以渠道銷售為主的企業。過去二十年在中國市場精心耕耘,所積累的中慶渠道、產品創新和高效運作模式讓中慶的業績蒸蒸日上。如今,中慶的業務已經覆蓋全國所有的省市。未來隨著錄播深入應用的普及,中慶品牌形象和美譽度將有更廣闊的提升空間。
在錄播企業群雄混戰的市場上,中慶能夠讓很多渠道伙伴放心,并深入合作的關鍵,是中慶擁有最為明確的渠道銷售策略,與渠道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合作雙贏,是中慶渠道合作的基本原則。
第三,中慶的產品和教育結合更緊密。
中慶成立20年來,服務的行業只有一個,那就是教育。這為中慶積累了豐富的教育行業經驗,中慶能夠深刻了解用戶的需要;中慶每年參與教育行業的大量會議,能夠第一時間了解業內前沿的技術資訊,以及用戶最新的應用需求。這使得中慶的產品與教育結合更緊密,更能滿足用戶的需求,甚至超越用戶的需求。
第四,中慶有成功的區域項目樣板。
熟悉教育信息化的朋友都知道,教育行業的很多用戶在做區域教育信息化總體規劃時,都會去煙臺考察,煙臺的成功經驗深深影響著用戶的采購決策。而煙臺項目就是中慶為當地教育局整體設計并實施的區域教育信息化解決方案,煙臺項目得到了中央電教館的認可和推薦,成為全國性標桿項目,這是一個具備網絡校校通、資源班班通、空間人人通的一個區域教育信息化的綜合應用工程。在全國,類似這樣的樣板工程,中慶有許多個,很多地方的工程得到了教育部領導的認可,教育主管部門多次召開現場會向全國用戶進行推薦。
這樣的樣板工程,中慶今年還要做,而且要擴大規模去做,2013年我們計劃在全國200個城市,推出這樣的樣板區域。當然,這個工作不是僅僅中慶就能完成的,我們希望和在座的大家合作,一同樹立起區域的樣板,并一同去深入精耕區域的市場。
第五,“中國夢 教育行“教育信息化大篷車行動
2013年7月,教育部將開展“中國夢 教育行“教育信息化大篷車行動。活動中將把教育信息化的先進理念、先進技術帶到各地。中慶作為此項活動的參加者,每到一地,我們都將與當地的合作伙伴共同開展活動,一起開拓市場。
第六,我們將給予合作伙伴全面的支持
給予渠道全面的支持,是中慶渠道合作的執行守則。
錄播是一個系統工程,它的技術內涵比較豐富。同時,現在的錄播需要突出客戶體驗,不僅包括使用體驗,還包括購買體驗、應用體驗和服務體驗,這些都決定著用戶的最終購買。
對此中慶將給與合作伙伴的支持包括:1)售前支持,解決渠道和用戶對產品的認知;2)方案支持,為渠道提供更能貼近用戶需求的解決方案;3)培訓支持,中慶有專業的培訓團隊,不但可以進行技術方面的培訓,也可以進行錄播應用和經驗分享的培訓。這樣的培訓,能夠幫助用戶拓展錄播應用的維度,堅定錄播的采購決心。4)服務支持,中慶專業的服務隊伍,能夠直接到現場,協助渠道解決各種項目問題,同時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務保障。5)市場推廣的支持,中慶有著全國性的傳播推廣計劃,不斷提升著中慶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中慶希望與在座的廣大渠道伙伴合作,共同去面對新的機會與挑戰。“志同者合”,我們更希望和大家形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讓這一合作更加堅實,更加長久,真正保證用戶、代理商和企業的三方共贏。
在新時期,我們面臨著歷史賦予我們的機遇,這是每一個企業實現夢想的機會,也是我們所服務的教育行業實現夢想的機會。借用習近平主席的一句話“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作為“中國夢”的一部分,要完善“中國教育信息化”,實現“教育進步”之夢,必須依靠用戶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凝聚成的巨大力量。讓我們為了中國“教育進步”這一偉大夢想的實現,把握機遇,攜手合作,共創未來!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