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利浦借裸眼3D電視也改變不了邊緣者角色
在市面上已處于非主流彩電品牌的飛利浦近日卻逆勢了一把,高調推出本年度春季電視新品,更是搬出6大系列24款液晶電視新品,除了帶來電視的主流產品4K、智能外,為向外界證明其在電視技術上的實力,還高調宣布在年中將上市裸眼3D電視,欲重新上位國內彩電市場主力陣營。
業內人士稱,自2010年飛利浦電視在中國的商標使用權正式歸冠捷所用后,冠捷一直持續整合飛利浦電視,希望能夠重振雄風。但過去的三年里,飛利浦電視在中國市場是江河日下,無論品牌影響力,還是市場銷量都嚴重下滑。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其在中國銷量僅為30萬臺,市場占比約0.8%。這樣的數據銷量顯示,飛利浦電視已經日漸成邊緣品牌。
飛利浦目前深陷困境,欲通過4K或裸眼3D電視在救市,難度是相當之大。有專家表示,裸眼3D電視目前許多關鍵技術遠未成熟,相關國際技術標準也尚未制定,價格方面也貴得嚇人,同時還要面臨立體片源問題,很明顯裸眼3D電視還不具備普及條件。完美的裸眼3D電視機要真正走入家庭,目前來看至少還需要7-9年。
大多數廠商也認為,從成本和價格角度看,裸眼3D電視尺寸越大成本越高,而且成本是呈幾何級數增長:一是采用裸眼3D技術的顯示器必須是工業顯示器,制作工藝與普通的液晶顯示器有很大區別;二是3D電視的貼膜雖然制造容易,但要保證“點對點”對應貼膜卻存在很大的技術難題。
在內容方面,裸眼3D電視片源也遠比快門式3D和偏光式3D片源更難制作,首先是制作費非常高,由于要讓不同視角的觀眾都看到立體圖像,裸眼3D圖像1幀畫面的成本至少是普通圖像的8倍。另外,裸眼3D圖像的數據量是普通圖像的數倍,其對存儲設備和傳輸設備的要求也相當高。
雖然,裸眼3D電視比當前的眼睛式3D電視更有看點。但受制于技術成本等因素,目前裸眼3D技術更多的還是用于商用領域,要指望裸眼3D電視在近兩年實現放量增長,卻無疑于癡人說夢。在裸眼3D電視各方面均不成熟的環境下,飛利浦押寶裸眼3D電視,結局可想而知。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冠捷的代工基因使其習慣性根據客戶的需求去生產產品,在新品開發速度、市場營銷上表現乏力,這也將成為飛利浦電視未來發展的絆腳石。
另外,隨著一級市場的飽和,飛利浦電視借力AOC的IT渠道并未達到預期,與國內彩電品牌已擁有上萬家的渠道網點相比,渠道仍是飛利浦在短期內難以突破的瓶頸。飛利浦雖然這兩年欲通過電商通路進行發力,但是在電商的渠道商,飛利浦電視品牌力太弱,而且價格也沒有吸引力,放不下西歐彩電品牌架子,在京東、天貓等主流電商平臺并不是消費者最親睞的品牌。
可以想象,飛利浦只是簡單的進行產品布局,而在品牌形象力、渠道通路的布局上并沒有針對性舉措的話,飛利浦電視在中國市場未來之路還將極為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