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的發展,刮起了生活的智慧之風,智能電視順勢上位,成為廠家開發的對象之一。
近來,有專業人士對智能電視的前期市場做過調查,依數據來看,把智能電視的接受人群劃分,從年齡看,95%以上的集中在25歲以上者;從學歷來看,約占70%的是大專以上學歷者。調查用戶時發現,在問及應用電視的傳統功能外,更傾向于用到的其他功能有:高居榜首的是視頻點播功能,有28.5%用戶認可;而排名第二和第三的網絡搜索和網絡新聞,僅獲得15.48%和13.02%的認同。至于智能電視的體感游戲和網絡游戲等功能應用更是少之又少了。廠家賦予智能電視的特色,看來未能收到良好的預期,其中緣由何在?
售前需要“獨善其身”
一直以來,傳統電視存在的世界,已“幫助”用戶在腦海中形成了固定思維:即電視無非就是用來看的。以至于對智能電視的出現,使用戶接受起來很困難。其實智能電視的多功能,給用戶帶來了全新的娛樂休閑體驗,但是,其繁瑣的操作程序,又讓人望而卻步。這可如何是好?
人大代表、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在這次兩會上,就提到了智能電視的現狀,“雖然屏幕越來越大,智能電視的功能越來越多,但很多數據表明消費者對當前的智能電視并不滿意”。同時他也形象地指出:智能電視的機會在“遙控器”。一語道出,目前,用戶還是更多傾向于簡單易用的智能電視。
日前,行業機構零點研究咨詢集團公布了第一份關于中國智能電視的市場調研報告。范圍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成都、南京等20個重點城市,調查對象是25-40歲已購買智能電視和有電視購買需求的白領人群。數據顯示,智能電視的銷售情況不錯,比重可與平板電視相抗衡。當今,智能電視受關注度是可觀的,但同時,這份調研也反映了智能電視的一些問題。從調研結果看,六成消費者對智能電視仍不夠了解,智能電視仍未在消費者心目中建立清晰形象。遙控器操作不便、運行速度慢是當前用戶在使用智能電視時最常遇到的問題。
由以上有效數據可見,智能電視的健康持續的發展,要突破自身存在的缺陷,技術的不斷革新做到獨善其身,實現多功能下還要接近易操作的水準,這也算是售前的一次華麗轉身。
同時,對產品的宣傳和市場推廣,不能因擔心被解成“做秀”、“賣廣告”就放棄。從調查中,廠家已經清楚,很多用戶對智能電視不清楚,那么用戶體驗之類的形式必不可少,只有用戶了解了產品的功能,才會產生興趣,才會用到好處。
售后堅持“服務到家”
經過3.15的洗禮,各個行業,各個產品,都需要經歷市場和用戶的考驗,智能電視也不例外。智能電視自上市以來備受關注,市場前景不錯。對于智能電視硬件維修均按照國家三包規定進行維修,但是由于市場上并未出臺關于智能電視產品標準,那么對于不同品牌智能電視的售后維修標準,問題就出現在軟件服務上。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對此做過闡釋,智能電視軟件故障處理問題成為售后服務的盲點。包括我們國家質量檢測部門,對智能電視軟件也是沒有特定的標準的,現在智能電視的概念很多,智能電視、云電視等,還可能還有其他的說法非常多,沒有一個統一名稱的。我們對最近兩年的平板電視常見故障問題進行了對比分析,音畫質等平板電視硬件問題已經得到很大改善,而隨著智能電視的出現,由于操作復雜性,系統配置維護、軟件升級調試等問題成為售后服務盲點,還有待進一步完善。
根據副秘書長陸刃波的分析,作為智能電視的品牌廠家,不僅僅要保障你的產品功能多,畫面優質等等,還要做好售后服務。基于市場上軟件標準缺失,只能是“各家自掃門前雪”,及時有效的保障用戶產品的維修,這樣才能維持智能電視市場的有序進行,若是沒有一個良好的售后服務保障,一旦產品出現故障,用戶不知求助于誰,那時,智能電視的信譽度就一敗涂地,甚至開發好的市場也會縮水。因此,健全有效的售后服務,也是智能電視順利發展的一個保障。
重視智能電視網購的銷售渠道
當今,“網購”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的消費形式。而各種產品均可實現網絡銷售,而且取得一定的市場效果,那么,智能電視的銷售也不會落后。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家電網購頻遭詬病。中國消費者協會數據顯示,去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銷售服務投訴39005件,同比增長28.5%。其中,網絡購物投訴20454件,占銷售服務投訴量的52.4%,家電網購也不例外。因此,智能電視在利用這一途徑時,要考慮周全,產品保障書,售后服務的保障等等,都要合法、合理及全面,只為利用好這一渠道,同時確保網絡購買遺留的詬病,不會出現在智能電視的銷售中。這樣一來,對智能電視的良好發展又多了一層保障。
智能電視的發展前景很是看好,但還是處于產品的推廣階段,并未被廣大用戶所接受,所以,無論是產品售前的質量和功能上,還要結合用戶需求,革新技術,不斷突破;同時保障售后的優質服務,維護用戶的利益;最后保障銷售渠道的多樣化,相信智能電視必然會走進千萬家,為更多用戶呈現精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