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消費者通過網上商城購買彩電數量已經超過230萬臺,占全年國內彩電市場零售量的4.7%。其中,大部分銷售訂單是在下半年達成,而且主要來自一二線大城市。就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市場而言,網絡渠道已經占據彩電銷售總量的一成以上。
2012年下半年,網商大戰不斷打響。尤其是以8月份的京東、蘇寧易購大戰和天貓的雙12促銷大戰為代表的重大行業事件,正標志著網絡購物平臺,在家電、特別是大家電領域已經從以往的“配角”變成了絕對主力。2012年下半年網商彩電銷售量已經超過05年下半年整個平板產品線的銷量情況。而平板真正展開普及化的進程就是從05年下半年開始。
網絡銷售已經成為主要流通渠道的另一標志性事件是,年底的央視《新聞聯播》節目前的“最”黃金廣告黨和報時廣告囊如國美旗下。在央視年度廣告招標中,以上述廣告時段為核心,國美和國美在線總計投入超過4億元,成為央視廣告2013年度的新標王。這將是網絡電商歷史上最大比的“單體”廣告營銷案例。
對于消費者,網商平臺也有著巨大的吸引力。足不出戶的購買便利性,只是這些吸引力中的很小一部分。在網上電商平臺,真正實現了全程透明的不同平臺的價格對比和明碼標價。而且消費者隨時可以查閱豐富的網絡資料輔助決策。在網上平臺的購買行為,也不妨礙消費者在實體店面切身體會產品的魅力,但是卻不需要在和銷售人員為價格上的“長短”之爭浪費口舌。
尤其是在20到30歲人群之中(這些人面臨著買房、裝修和結婚的問題,同時也被看成是新型信息化和數字家電購買過程中的家庭技術顧問),網絡購物頗受歡迎。這些人群擅長使用互聯網搜集信息,熟悉網絡支付的流程和安全措施,有喜歡嘗試新鮮事物。
針對網購的發展,電商們也在提升自己的服務水平。例如京東商城360個城市的自建物流體系和遍布全國的物流中心,不僅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成本,同時也提升了配送服務的整體品質。國美更是整合庫巴和原有網絡商城平臺為統一的國美在線系統,并與線下銷售共享物流配送等服務體系。蘇寧全面打出網上易購平臺與線下實體店“同款同價”的競爭策略,整合兩個平臺的客戶群,延伸線下實體店的展示和體驗價值。
網商的這些“大動作”無疑也是促進彩電等大件家電網售市場發展的重要力量。而這些渠道商的轉變和新策略,在2012年只是發揮了部分威力:作為2012年下半年出臺的眾多新的網商新策略,必然在2013年,那只之后更長的時期進一步完善,并促進網購銷售業務的發展。
市場分析數據認為,2013年全年網絡銷售彩電產品的數量可能上升到接近500萬臺,占據全年國內彩電市場需求的8%以上。而且,這部分網上銷售的彩電產品還將主要集中在一線和二線城市市場,超過五成的農村市場,以及三四級城市市場的網購需求絕對量依然會偏低。這將使得2013年在一二線城市,網絡渠道在彩電銷售市場中的比重接近2成,成為真正的主力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