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并沒有因為今年初推出的最便宜的“60寸”智能電視而成為彩電界的新星。至少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十一黃金周的600萬臺的市場中,樂視所有的份額還非常有限。但是,對此樂視有的是辦法!
看似暈招的高明之處
2013年10月10日,中國彩電業注定要記住這一天。因為樂視選擇在這一天發布了一款新品:樂視S50。并聲稱這款采用雙核CPU(主流配置)、8G閃存(高端配置),原裝進口LG IPS硬屏(高端屏幕)的“超級電視”,定價僅為2499元(即便加上,必須購買的一年樂視網內容服務490的年費,總價也不過2989元)。
這款產品價格如此低廉,樂視的目的顯然包括了提升“銷量”。但是,在大家都選擇十一黃金周之前發布新品的行業規則下,樂視的產品似乎僅僅因為發布期落后了十余天,就已經失去了一個總量為600萬臺之上的銷售機會(統計表明中秋、國慶黃金三周,9月16日至10月6日,中國彩電市場整體銷售規模為624.2萬臺)。——這不是一個“昏招”嗎!
對此,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分析:這個角度就是“營銷”!
2989元即可購買一款50英寸的高配置智能電視,這是樂視給予“十一”黃金周期間,50寸液晶電視普遍3500-6500元售價的直接打擊!
在十一彩電消費市場,最熱銷的尺寸幾乎就是45-55這個區間,也就是樂視選擇推出新品的尺寸區間。在我們寫文章討論這些問題的時候,一定也有至少一百萬個家庭,及其成員在討論樂視電視竟然這么便宜——十一黃金周期間剛剛購買了類似產品的消費者,尤其是那些付了全款,而產品還沒有被“送貨到家”的消費者,在這兩天一定在到處“罵街”:早知道樂視如此便宜,就要等兩天再買了!
消費者的怨氣一定很高。因為他們購買類似產品付出的更高額的成本已經無法避免。商家不可能因為有人推出“更低價”的產品,就同意消費者退貨。所以,消費者對于彩電市場這次“瞬息萬變”的價格潮,只能是抱怨+抱怨!正因為,那些十一期間已經購買了高價產品的消費者的僅有選項就是抱怨,所以這些抱怨也無需“思考”和“理性”,隨口而出的“罵街”更會成為樂視最好的宣傳“員”。
也許在十一之前樂視就推出自己的S50,很可能已經獲得10萬臺的訂單。但是成績也就僅限于如此。而選擇十一之后推出這個低價炸彈,則可以激起消費者對彩電定價權的思考,贏得超過百萬家庭成員的免費“口頭宣傳”——這些宣傳員會讓整個社會都知道樂視產品的便宜,以及很高的配置。同時,因為這些宣傳員已經購買了別人的產品,他們的宣傳中對于樂視在“品牌、渠道”等方面的“劣勢”卻很可能“一字不提”。
利用產品的巨大差價,和十一期間其它品牌的巨大銷量,激起某種類似于“民憤”的怨氣,這就是樂視S50“蹊蹺”的發布時間的“戰略手腕”。如果用一個十一黃金周的銷量(“很可能是十萬臺”)損失,換來十倍、甚至百倍于此的“免費宣傳”,作為彩電新手、品牌知名度不足的樂視,將是一筆很劃算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