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德國IFA展會上,索尼、東芝、三星、LG、夏普、康佳、創維等國內外主流彩電廠商都相繼展示了最新的超大尺寸4K超高清電視。而IFA作為最具時代前沿的消費電子展會,再加上各彩電廠商的高調展示,注定未來彩電核心主流產品將是4K超高清電視。
據筆者了解,4K分辨率就是其橫向解析度約為4000像素(pixel),電影行業常見的4K分辨率包括Full Aperture 4K(4096×3112)、Academy 4K(3656×2664)等多種標準。和目前主流的1080p(1920×1080)相比,4K分辨率是其顯示清晰度的4倍。對于主流的家電設備廠商而言,他們更傾向于制造接近4K的Quad Full HD(3840×2160)設備,因為這個分辨率標準的顯示比例為16:9,與消費者目前接受的觀看比例比較接近。
同時,4K電視屏幕分辨率達到目前全高清標準4倍,不僅使遠距離觀看高清晰圖像成為可能,還避免了因為距離太近而產生的顆粒感,而且高分辨率能同時顯示更多信息和細節,還可以多屏幕播放超高清內容。
另外,4K不僅能夠讓高速率3D效果更加完美,2D圖像的播放也能得到更好的效果,所有的這些改變并不是虛構的,而是觀眾能親自用眼睛看到的實實在在的提升。
4K分辨率電視確實能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超高清畫質感,但是4K超高清電視作為剛剛興起的新型產品,也同樣面臨著價格高、片源少的瓶頸問題。
首先,在價格方面,索尼84寸4K電視售價高達169999元,LG 84LM9600預訂價25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4萬元,而創維的同尺寸產品84E99UD也達到了99999元,這樣的售價一般消費者是難以接受的。目前50寸左右的大屏幕電視售價也僅在萬元左右,甚至部分產品僅為7000-8000元。
其次就是片源,目前大部分內容都是以標清為主,高清片源也尚未呈現爆發式增長,所有超高清內容產業發展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未來幾年內,超高清將會逐漸普及,并替代標清、全高清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