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兒童節期間,由南京古生物博物館聯合中國科技大學有關部門聯合建設的多點觸摸人機交互系統正式向社會推出,受到了孩子和家長們的熱烈歡迎和一致好評。
多點觸摸人機交互系統是博物館近年來取得的又一項重要的科普互動項目成果。這一系統采用多點觸控技術、投影技術、計算機圖形、光電成像、融合顯示、多傳感器、圖像處理、計算機音效等技術以及硬件設備,構成了能使十個人同時在臺面上進行人機交互的操作系統。它免去了鼠標和鍵盤工具,直接通過手感應實現操作。
該系統第一批展示的內容是著名的澄江動物群,包括兩種展示形式。一側是由5.2億年前的澄江動物群組成的壯觀的3D古海洋生態場景,分布著15個種類幾十個動物,它們在海洋中自由移動,在場景中散布著一系列感應點,只要用手去感應,就會顯示出360度旋轉的圖像框或知識框。另一側由澄江動物群野外巖石剖面組成,分布著一系列的放大鏡和感應點,只要用手感應放大鏡,并移動到含化石的感應點就可呈現出化石形態,隨即演變成動態的動物三維生活場景。在結束動漫演示后,還可選擇瀏覽360度旋轉的圖像框或知識框。
該系統相對于澳大利亞自然博物館近年來推出的類似系統相比,它以復原的遠古海洋生態場景和巖石剖面為背景,采用了二種互動展示形式展示了著名的澄江動物群,包含了尋找化石、由化石轉變成動物的生活場景、動物的360度旋轉和知識框等內容,展示層次更加豐富。
該系統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的支持。江蘇及南京十余家報紙、電臺和電視臺對該系統的推出進行了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