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時候被人們高度關注的電商價格戰,最后草草落幕。但此次“價格促銷”活動已經引發政府監管部門高度重視。據投影時代網了解,發改委已于上周派出三個工作組,對京東、國美、蘇寧三家企業進行調查,但目前還未有具體結論及罰款數額。
價格戰被指“口水戰”
8月14日,京東CEO劉強東率先在微博上稱,京東大家電“三年內零毛利”,所有大家電保證比國美蘇寧連鎖店便宜10%以上,將派員進駐蘇寧國美店面。并直接將國美、蘇寧圈定為對手。
緊接著,蘇寧、國美紛紛應戰,蘇寧易購執行副總裁李斌下午4點回應,“蘇寧易購所有產品價格必然低于京東,任何網友發現蘇寧易購價格高于京東,會即時調價并賠付。”國美副總裁何陽青晚上10點表態加入價格戰,表示“國美不回避任何形式價格戰,從8月15日9點開始,國美電器網上商城全線商品價格將比京東商城低5%。”
此舉引起輿論廣泛關注。但此后多家媒體報道和網友爆料后證實,電商的所謂價格戰僅是電商們玩的一種營銷手段,產品的價格沒降多少,或者是降價了產品無貨狀態,這場價格戰如同“口水戰”一樣存在。消費者沒得到實惠,電商大賺點擊量,還使得各大媒體免費為之宣傳,電商可謂是大獲全勝。
這次價格戰讓消費者們大呼“很受傷”。而根據一淘網的數據顯示,價格戰首日過后,第二天,全網有超過13900件商品的價格開始上漲,平均漲幅在0.74%,價格平均上漲22元,其中21件等離子產品平均漲價達1035元。一邊是部分產品悄悄提價,而另一邊,想要成功買到“低價產品”似乎也不容易。
此舉也引起輿論廣泛關注。但此后多家媒體報道證實,電商的所謂價格戰是“光打雷不下雨”、“忽悠消費者”。
發改委調查三大電商
此次電商價格戰事件發生后,引發各界高度關注,發改委已經派出了三個工作組對三家企業都進行了調查。
調查涉及三大電商在“價格戰”中存在的問題包括:虛構原價、未履行零毛利承諾、表明有貨實無貨及重合商品少等,涉嫌欺詐消費者。
相關部門調查顯示,有電商在價格戰過程中存在虛構原價的行為,也就是說實際的促銷價高于之前7日內交易的最低價。
另外,京東CEO劉強東曾在微博上稱,所有大家電將在未來三年內保持零毛利。但相關部門抽查15種產品顯示,這些產品的毛利率最低達4 %,最高達22.43%,即使促銷后最高的毛利率也達到10%。
對于發改委調查電商價格戰一事,京東相關負責人表示:“正積極配合發改委的調查,會尊重發改委的調查結果”。京東同時表示,8月大家電價格戰毛利率為-8%左右,有部分商品沒有達到零毛利。
蘇寧官方謹慎表示,國家有關部門介入價格調查非常有必要,“蘇寧將根據國家規定執行,有利于規范企業的競爭和行業的良性發展”。
國美方面也于今天表態,國家發改委對"電商價格戰"的調查是很有必要和及時的,國美將積極配合,自覺維護和促進電商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據一淘網價格顯示,8月15日當天共監測全網6大B2C商家商品11.7萬余件。其中僅有5000多件商品價格有所下降,總占比僅4 .2%。不過,這個數據被外界質疑。據了解,一淘網這次也被列入發改委調查的范圍。
如有欺詐將被處以罰款
據了解,此事短時間內還不會有具體結論,依據調查程序還要經歷聽證、告知等程序。目前還未有具體結論及罰款數額。不過相關部門已表示將依法辦事。
發改委價監局市場監督處處長陳達介紹,電商價格欺詐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1、促銷價高于原價
2、未完全履行價格承諾
3、電商企業拿自己獨有的商品參加比價活動
據央視報道,主管部門已約談相關企業,相關企業也已經開始自查自糾活動。
這場價格戰給三家帶來了巨大的流量和銷量。京東8.15全天大家電銷售額突破3.5億;蘇寧易購當天訪客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近10倍,整體銷售規模同比增長了10倍。
但隨著發改委的介入,三家不排除遭到處罰的可能。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團團長、北京匯佳律師事務所主任邱寶昌認為,如果最終被認定為采取欺騙手段、虛假的價格信息來欺騙消費者的話,要沒收所有違法所得,并且要處于5倍以下的罰款。如果沒有違法所得,像這種價格欺詐的手段,可以處以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