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平板電視市場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大新聞恐怕就是8.15“京東戰美蘇”事件了,時至今日,已經過去了5天的時間,據消息稱電商們已經逐漸熄火各自上調產品價格,轟轟烈烈的電商大戰終于告一段落,但是不知道有多少消費者秒到了傳說的中“跳樓價”電視呢?上周除了炒的沸沸揚揚的電商大戰還有哪些事件值得我們關注呢,一起來看一下!
在2012年全球經濟形勢滑坡,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電商們,無論是蘇寧、國美這種傳統的線下主義者,還是京東這類線上新“君”,都面臨著不小的業績壓力。如何破局?在經濟乏力的背景下,成功實現業績增長的突圍呢?這些巨頭看上了對方的領土。線下的往線上發展;線上的拿線下的說事。一個要低于對方10%,一個要低于對方8%,另一個更是號稱三年零利潤——中國家電和3C銷售業有史以來最大的“價格戰”已經開打。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場京東對決蘇寧國美的戰爭中,原來戰爭的主角中小電商集體淪為看客。庫巴網副總裁彭亮曾表示:“價格戰的意義就在于市場份額的獲取。去年價格戰是大大小小的電商紛紛應戰,如今只剩幾大寡頭留守。”
但是過了不到一天的時間就有很多網友發現,這場被稱作規模最大的電商大戰卻并未真正降價,有人說這只是電商們在聯手炒作,是一場“秀”;也有人說,京東是要借大家電降價打擊蘇寧線下賣場,擾亂蘇寧發行債券融資計劃;還有人說,京東商城是為了傾銷庫存家電……
在電商大戰開始之前,很多網友認為“贏家是消費者,可以買到便宜的商品了。”但據數據統計發現,事實并非如此。
8月15日一淘網的監測數據顯示,京東商城14日晚在大家電品類上有近50件商品悄悄漲價,價格漲幅從30%到100%不等;8月15日上午9時與8月14日大家電商品整體數據對比顯示:京東平均漲幅為3.8%,平均漲241元;蘇寧大家電整體平均降幅為3.1%,平均降130元。
筆者也親自體驗了京東商城的促銷,發現多款超低價彩電出現無貨狀態卻仍然被掛在促銷欄上,而有貨的低價商品則出現該地區無法配送的狀況。而蘇寧在15日一早價格戰開始時出現了大規模的宕機事故,很多用戶抱怨:“蘇寧易購服務器都掛了,讓我們如何捧場!”
以索尼KDL-46EX650電視為例,京東商城從8月15日的最低價6499元的誘惑狀態輾轉到8月19日的6499元無貨情況;蘇寧易購8月15日最低只需要5099元有貨的情況,到19日價格則變為5433元,沒有現貨,但能預定。國美電器網上商城也從8月15日的5089元的無貨狀態到19日依然保持原狀,還是無貨可發。在此期間,這些大家電產品不僅沒有任何贈品,而且也沒有什么會實際上的優惠,還有部分產品甚至已經悄然漲價。這不禁讓人感覺“價格戰”只是電商們吸引消費者眼球和促銷家電以及他商品的手段。
以上可以看出,這場“價格戰”商品降幅遠不如高層的“口水仗”好看,而消費者已經沒有多大興趣比較哪家價格低了。據瀏覽量統計網站A lexa顯示,截至昨日午間京東商城排名52,流量排名下降21位,蘇寧易購排名151,流量排名下跌89位,庫巴和國美商城分別下跌了200位和309位。
誰才是這張“價格戰”鬧劇的最大受益者?目前仍難有定論。當前,將微博當作新聞發布會現場,劉強東、李國慶、李斌作為半個娛樂圈中人,已成功將電商大戰狠狠地炒作了一把,弄得“全民折騰”,電商們“打鬧”至今已收獲頗豐,這場價格戰也可以逐漸被擱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