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蘋果公司股價再次創歷史新高,市值達6000億美元。這與即將在下半年面世的蘋果電視、新一代iPhone和miniiPad對蘋果的股價推動可謂功不可沒。而蘋果公司將智能電視作為“第四屏”重點發展,令其沖破全美市值最大歷史紀錄,這也讓一批早已進入智能電視領域的中國企業激動不已。期望蘋果打開智能電視市場后,依靠本土優勢擴展智能電視市場。
據悉,在美國蘋果公司已經開始與有線電視公司展開談判,打算為蘋果生產的一款設備或電視機提供電視直播內容,而蘋果與電視運營商將采取點播節目收費分成的模式。
最新消息顯示,富士康也已獲得其訂單,蘋果電視最快將于今年底推出,且將有三款不同尺寸的電視,該產品將為蘋果2013財年營收貢獻4%~8%。
在消費電子領域,蘋果在很重要的三大小屏幕的地位現階段已經很穩固,這就是號稱蘋果三件套的手機、PAD和筆記本電腦,可見在第四塊大屏幕市場對蘋果來說更顯重要。不過有了三塊屏幕在市場中的地位,給了蘋果試圖在智能電視領域發展的潛在信心。
彩電智能化趨勢,使得廣電集團、通信運營商、IT巨頭也躍躍欲試。今年5月,聯想多款智能電視上市銷售。同時,TCL、海信、長虹聯合成立了中國智能多媒體終端技術聯盟,旨在改變智能電視企業單一作戰的局面,實現整個上下游產業鏈的相互合作。蘋果智能電視上市可能對整個彩電市場造成一定的沖擊,本土商城需提前做好準備。
蘋果電視來襲 危機還是機遇?
“一旦蘋果將智能電視的概念炒熱,將成為中國廠商推廣智能電視的一個絕好時機。”有業界高層如此斷言。
蘋果智能手機與智能電視的核心創新在于將開發者聚集到一平臺(APP Store)中,而蘋果則掌握了這一生態系統的控制權、決策權以及盈利分配權。通過APP Store與開發者三七分成,這給蘋果帶來巨大財富,也為蘋果智能電視的生產發展奠定了堅實的軟件基礎。或許國內廠商在智能電視軟件方面不敵蘋果,但從我國家電市場中的發展情況來看,我國彩電廠商了解本土化的內容需求,擁有成熟的技術積累以及特殊的監管環境,這些都是我國廠商的優勢所在。這也意味著在蘋果加熱智能電視之后,中國彩電廠商或許能夠從危機中找到機遇,并能從中受益。
目前,國內電視廠商多已與相應的內容集成商合作進入智能電視領域。廣電總局對互聯網電視采取“集成服務+內容服務”的管理模式,互聯網電視終端必須與獲得集成牌照的平臺集成商合作,嵌入后者的客戶端。這樣也擴大了智能電視的使用范圍,此前康佳與百視通的合作,長虹與華數的合作均屬此類模式。蘋果電視雖然擁有軟件優勢,但在偌大的中國市場面前,蘋果電視想在中國市場掘金也并非易事,它將會面臨政策壁壘和內容管制的問題,而本土廠商早面對熟悉的環境將會發展的更加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