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人們對觸控的認識還停留在郵局、銀行、營業廳的自動排號機里。隨著蘋果手機、windows7操作系統的廣泛使用,多點觸控技術慢慢浮出水面,并且火速占領電子市場。作為IT業的一個分支,廣泛應用于教育領域的電子白板行業的觸角一樣敏銳,只是囿于技術所限,這種最前沿的人機交互技術并沒有被大規模采用。
新技術與教育創新完美結合
2012年4月,電子白板行業的領頭羊鴻合科技在其經銷商大會上,順帶公布了其最新的i-AIST技術。也許是出于不想太張揚的考慮,新技術的發布即沒有正式的發布會,也沒有邀請任何記者到現場。不過,對于行業來說具有顛覆性意義的這項技術,還是在同行競爭對手和教育領域中掀起了軒然大波。
據了解,i-AIST是由多項專利技術共同組成的技術總稱。該技術最大的特點是改變了傳統紅外線矩陣式的掃描方式,采用360度扇面掃描的工作方式,剔除了傳統方法中無可避免的“鬼點”。同時配合以先進優化的算法,實現了單點、雙點、三點甚至更多點的高速響應。
i-AIST技術作為教育行業交互式發展史上的一次新嘗試,除了打破現有的單一觸摸模式,也從技術上規避了傳統電子白板的技術缺陷和問題。如:個別紅外線管故障時造成的系統無法正常工作時可以實現自動容錯、抵抗強光線干擾下的視覺不佳、改變書寫延遲等問題。
傳統電子白板僅限于一人書寫,最大的挑戰就在于無法實現兩人、或多人同時書寫的課堂需求。采用i-AIST技術,就能使得電子白板同時識別更多的觸控點。在課堂演示中,能夠輕松滿足兩位學生甚至多位學生同時書寫的要求。這一方面能幫助教師有效組織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效率;另一方面通過多點觸控技術的實現,給更多學生創造的動手操作的機會,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
來自山西某中學的物理老師在談到多點書寫時表示:“多點觸控技術,能幫助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和交流,讓我們的教學過程變得更加生動。特別是當有幾個同學同時操作時,在無形中就形成了一種競爭,而孩子們特別認這個。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們發現,很多學生的學習態度已由被動轉向了主動,交互式教學的優點真正得到了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