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智能電視”“smartTV”這兩個詞想必關注電視產業的朋友都不會陌生,以三星、海信為代表的傳統電視廠商推出智能電視產品已經一年有余,但此次電視廠商的鼎力推薦并沒有造成當年平板電視出現時的轟動局面,智能電視在終端消費人群中始終沒有得到多少積極響應,究其原因,筆者個人認為更多的還是應用。
智能電視只是一個載體,它之所以被稱之為智能,更多要看它的應用,真正把應用做好,才稱得上智能電視,但這點卻又是傳統電視廠商的軟肋所在。此時我們就不得不把目光投向早已對家電業虎視眈眈的IT廠商,此時正是他們進入家電圈的好時機,應用軟件和使用體驗優化正是他們的優勢所在,而聯想智能電視55K91也適時地進入了我們的視線。
電視在經過了CRT到平板,單機到網絡的進化后,同質化越發嚴重,共同的上游供貨商和共同的視頻資源供應商“逼迫”終端電視廠商生產出了相同的產品,面對同質化嚴重的電視產品,傳統電視廠商在思考,而思考的結果證實電視智能化這條道路。
聯想智能電視55K91
不論是合資電視廠商還是國產電視廠商,都在智能電視系統上傾注心血,三星在android基礎上開發了自己的智能電視操作系統,同時推出了軟件應用商店,LG也建立了自有的智能操作系統,而索尼則是最早推出android系統電視,可惜并沒有在國內上市。而在國產廠商方面,康佳、創維、海信也都是在android基礎上自行開發操作系統,并且支持第三方軟件安裝,幾乎所有的廠商都拋出了帶著自己誠意的產品,但事與愿違,消費者不認可,市場不接受。
為什么投入了極大心血研發的產品沒有得到市場的響應?這一直是傳統電視企業思考的問題。個人分析認為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是由于思考點的偏差。但電視產品進入智能時代后,眾多傳統電視企業還是立足電視機這個硬件思考,讓電視機如何變強大,其實這本是就是有問題的。蘋果的成功說明在這個時代,消費電子已經不再做硬件競爭,而是軟件是體驗,但這點正是傳統電視廠商束手無策的痛處,即便許多廠商已經發現了這一點,但是要組建一支具有創新力的軟件研發團隊也需時日,由此不難想出傳統電視廠商推出的智能電視為什么會遭此冷遇。
兩代遙控器
此時覬覦家電行業已久的IT廠商終于看到了機會,面對仍需時日修煉內功的傳統電視企業,IT廠商出手了。在電視硬件同質化不斷深入的今時今日,完全可以向蘋果學習,借助優秀的OEM工廠把高品質的材料進行整合保證電視硬件具備高性能,同時發揮IT廠商幾十年的優勢,憑借自身在軟件開發和應用體驗上先進性,創造高標準的智能電視系統和智能電視應用軟件,最后把高品質的軟件和高性能的硬件相結合,制造出全新的真正的“智能電視”。
反觀目前的IT圈,拋出此等言論的也就是谷歌和聯想,退守香港的谷歌已經出現了明顯的水土不服癥狀,而立足本土的聯想卻坐擁天時地利人和,智能電視市場發展混亂,研發能力強大的本土企業、品牌知名度極高,這三點給了聯想發展智能電視的機會,而聯想在年初CES上的表現也沒有讓我們失望,聯想推出了聯想智能電視55K91,從高性能的硬件配置到Android4.0的操作系統,都具有明顯的IT廠商痕跡,而且對于軟件開發的數量也是傳統電視廠商無法企及的,同時對于操控體驗的關注也是史無前例的,研發了據語音、體感和傳統于一體的遙控器,試圖創造傳統電視企業未曾創造出的智能電視使用體驗,從中我們不難看出聯想在智能電視領域的信心。
聯想進一步提出了“四屏一云”戰略,智能電視、手機、平板電腦、PC組成了完整的四個屏幕,而所有的產品又都圍繞在“云端”周圍,借助多年在“云端”的研發力量,為以上四屏提供最全面的支持,而智能電視很明顯是聯想2012年主力的戰略產品,隨著聯想智能電視的上市和發布,智能電視產業即將登上一個新臺階,而市場對于聯想智能電視的反應,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