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危情
【事件回顧】國家規定,自2012年4月起,32英寸及以上不含背光模組的液晶面板進口關稅恢復至5%。然而進口關稅提高,加之面板價格上揚,國內整機利潤空間將受到進一步擠壓。創維彩電事業部總裁劉棠枝即稱,面板關稅提高2%,液晶電視的成本將增加約1%。以32英寸彩電為例,關稅提高后,整機成本將增加15元左右。
面板價格觸底反彈
整機廠商顯然不愿此時面板價格上揚。長虹多媒體營銷公司總經理程勇告訴記者,32英寸等面板之前報價低,五一備貨前相對來講供應緊張,個別型號尺寸出現價格上漲。其表示,面板行業對于2012年回暖總體看好,不過包括彩電在內的大家電市場增速放緩也是事實。其預計今年一些新產品如窄邊框、超薄產品價格會上漲,但是一些老型號以及部分尺寸上漲空間不是很大。“我們也在考慮各種方式控制成本,包括在國內采購面板,與京東方也建立了合作,技術功能性和成本要總體考慮。”
黑電利潤空間并不寬厚,上周擔憂關稅、面板漲價等是否會逼迫彩電企業將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的疑慮又浮出水面
日韓加速布局OLED 中國液晶陷入危情時刻
繼三星電子宣布分拆LCD業務集中發展OLED、LG計劃今年上半年將投資第8代OLED生產線后,日本索尼公司昨(18)日也宣布,將同臺灣面板廠友達合作生產下一代OLED電視機,為后LCD電視市場預先布局。
反觀中國面板廠,當日、韓雙方已在新一代平板顯示技術上有所作為的時候,中國的面板廠還沉浸在能自主生產55寸、110寸大尺寸液晶屏的喜悅當中。從技術的角度講,根據京東方方面的介紹,OLED與LCD相比,兩者只是在工序上有一個環節的差異,而且包括京東方在內的國內面板廠也在OLED技術上有布局。
對OLED制造商來說,影響消費者接受度的最大阻礙是價格。三星和LG的55寸機型據傳價格為10000美元,是同尺寸LCD電視的10倍。因此能找到大幅降低成本實現量產方法的公司,將搶得市場先機。而目前,三星、LG已大面積的進行OLED產品試水,有分析認為留給中國企業在液晶上的機會只剩3-5年,屆時液晶價格將大幅跳水,OLED技術將替代LCD。
韓面板廠將量產AMOLED
AMOLED一直是韓國面板廠擅長且近乎獨占的市場。在2012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上,三星和LG電子分別推出55英寸AMOLED電視,并宣稱今年將啟動大規模量產。根據NPDDisplaySearch最新報告顯示,三星將于今年第二季度末啟動一個每月產能6千片玻璃基板的AMOLED八代線試用計劃。而LGDisplay也有一個每月產能8千片玻璃基板的AMOLED八代線試用計劃。
目前,中國和日本的廠家在OLED技術上均落后于韓國廠家。 三星與LG電子兩大電視品牌,在與其他品牌競爭的壓力之下,也迫切需要一個可以讓它們的平板電視顯示差異化的技術。因此,這意味著AMOLED電視的需求并非是由從終端市場消費者的實際需求面出發,而是由制造面板商的需求所推動。換言之,AMOLED電視發展的初期將是一個由賣方推動的市場,而非買方的需求所刺激。
但是對此業界依然有人提出異議,“盡管AMOLED電視還尚未推出,在成本以及經濟規模較小的不利條件之下,AMOLED電視肯定會比同尺寸液晶電視價格高出3到4倍。”如果AMOLED電視不能呈現技術上的優勢,則無法期待消費者會付比液晶電視更高的價格來買。
國內面板關稅上漲,國外新技術來勢洶洶,看來中國的彩電界,面板界又要面臨一場“腥風血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