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仍處于產業化初期,很多技術層面的優勢還沒有體現到產品應用上
新型顯示技術包括TFT-LCD(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器)、PDP(等離子體顯示器)、OLED(有機發光顯示器)等。其中,TFT-LCD液晶顯示器目前占有市場90%以上的份額,已成為市場主流技術。
相比于傳統的LCD液晶電視,OLED有著機體薄、對比度高、色彩豐富、分辨率高、視角寬廣、耗電量低等諸多優點。另外,由于OLED內沒有液體分子,其抗震性能更好、耐低溫、結實耐用。同時,與毫秒級響應的TFT-LCD面板相比,OLED的響應時間是其幾千分之一,不會出現拖尾和動態畫面抖動的問題。
那么,如此優異的技術為什么始終無法廣泛應用到電視上呢?“這是因為生產大尺寸OLED面板時的良品率極低,讓OLED電視的制造成本非常高昂。”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歐陽鐘燦說。毫無疑問,作為新興顯示技術和產業,與已經非常成熟的LCD技術和產業相比,OLED仍處于產業化初期,很多技術層面的優勢還沒有體現到產品應用上。
而PDP等離子,除了日本松下還在做,其他都向我國轉移,其市場份額不足10%,誰勝誰負已經不用討論。目前平板顯示產業的技術競爭已經圍繞下一代核心技術OLED展開。
我國下一代顯示技術OLED領域與國際巨頭處于同一起跑線上
在2011年,中國顯示產業的一件大事是作為顯示領域領軍者,京東方宣布在鄂爾多斯投建第5.5代AMOLED生產線。“這條生產線也是當今世界第二條5.5代AMOLED生產線。不僅表明京東方的自主創新的技術能力在邁上新高度,而且意味著京東方在下一代顯示技術OLED領域與國際巨頭處于同一起跑線上。只要政府持續不斷的支持,我國新型顯示科研與產業就一定能趕超世界一流水平。”歐陽鐘燦說。
雖然OLED仍處于產業化的初期,但是“正因為處于這樣一個階段,OLED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空間非常大,為我國顯示產業和顯示企業通過自主創新掌握核心技術并在高端顯示技術方面參與國際競爭提供了寶貴機遇!鼻迦A大學副校長邱勇教授說。
據了解,清華大學和維信諾公司通過自主創新,2010年12月打通了LTPS-TFT背板和OLED顯示屏制造工藝技術。2011年12月又推出了12英寸的OLED全彩顯示屏,這是國內目前最大尺寸的OLED全彩顯示屏。目前正在籌劃高世代線的建設,5年內將建設一條可生產30英寸以上電視產品的AMOLED生產線,標志著我國OLED技術和產業化已經取得了關鍵性突破,在高端顯示技術方面具備了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在發改委、工信部的支持下,在OLED顯示產業也有長足的發展布局。除了清華維信諾之外,還有汕尾信利、上海天馬、佛山彩虹等多家企業從事小尺寸PMOLED的研發和生產。此外,不少顯示終端廠商也開始涉足OLED產業。如長虹在2008年開始建設PMOLED生產線,TCL、創維與華南理工大學合作研發和產業化,電子科技大學和京東方也共同建立了OLED聯合實驗室。
OLED和TFT-LCD并不是一種替代的關系,而是具有極大的產業共通性和承接性
歐陽鐘燦說,發展OLED產業一方面要持續關注技術發展的動向,對技術發展趨勢有清晰的把握;另一方面要關注技術和產業發展的延續性和繼承性,要積極利用現有基礎,聯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尋找技術攻關的突破口。
事實上,OLED和TFT-LCD并不是一種替代的關系,而是具有極大的產業共通性和承接性。AMOLED關鍵的驅動背板部分與現有的TFT陣列工藝在大部分的設備與技術方面均可共用,通過對現有TFT生產線少量的改造和設備的增添就能滿足未來AMOLED的開發與生產,可以看成是TFT技術的延續。因此,對已掌握TFT-LCD技術的生產廠家轉入這兩種技術的AMOLED是比較輕而易舉的。
據了解,我國完全掌握TFT-LCD技術的京東方公司北京8.5代線去年6月順利投產,并且僅僅兩個月產品良品率已達90%以上。在此之前投產的京東方合肥6代線,良品率也達到世界一流。這不僅結束了中國平板顯示產業不能生產大尺寸電視屏的歷史,更為關鍵的是,標志著中國企業完整掌握了自主的產品創新、自主的高品質制造工藝,自主的建設高世代生產線的關鍵技術能力。
平板顯示產業的升級可以拉動多個產業集群的發展,直接影響到我國經濟的綜合競爭力
“在企業紛紛加大技術投入的背后,需要政府層面有重點地扶持部分企業盡快擴大規模,確立國際競爭優勢!睔W陽鐘燦說。
平板顯示技術不僅關系民生,更是關乎國家大計。在2011年發布的《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這一技術被列入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之首的重要位置。
在國務院發展戰略新興產業正確的方針指引和國家資金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以京東方、深圳華星、昆山龍騰、上海天馬、南京熊貓為代表的中國TFT-LCD液晶平板顯示產業快速崛起,在短短3年間已經排除了歐美的滲入,形成了韓國、日本、中國臺灣、我國的“三國四地”產業競爭格局。
平板顯示產業不僅自身是一個超千億的產業,而且從技術上集成了微電子技術、光電子技術、材料技術、制造裝備技術、半導體工程技術等多項技術,從行業上跨越化工、材料、半導體等多個領域,它的升級可以拉動多個產業集群的發展,直接影響到我國經濟的綜合競爭力。
要做這樣大而強的產業,就不要用股票分析師的眼光對短期內的虧損和不利斤斤計較
就在剛剛過去的2011年,一個嚴峻現實是LCD液晶平板顯示產業集體遭遇了“行業低迷”的“嚴冬”,步履沉重地進入到一個新的“節點”。
“但是,國外的輿論環境對這種‘行業性虧損’的反映卻與中國的現實大相徑庭,例如韓國媒體對韓國的顯示產業視為‘韓國經濟的眼睛’而倍加愛護。事實上,絕不僅僅是中國平板顯示產業遭遇‘嚴冬’,全球平板顯示產業都出現‘行業性虧損’。外國顯示巨頭的‘巨虧’更為驚人,他們的‘越冬策略’是只要熬過冬天,活下來就能看到春天。”歐陽鐘燦說。
他認為,全球液晶平板顯示產業的發展,有其獨特的、客觀的產業規律。每隔幾年就會出現“過山車般”的大起大落,而低谷期的顯著標志就是“行業性虧損”,一部分企業就會退出或被淘汰。目前,由于全球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這輪低谷期被大大延長,“但我們更應看到,恰恰是在這輪全行業低谷期,以京東方為代表的中國平板顯示產業快速崛起,從位列第八一躍而成第六位,大有進入‘世界五強’之勢,而這個進步是在短短3年間取得的。”他說。
先進制造業的產業轉移是非常復雜的,日本是TFT-LCD產業化的發端國,上世紀90年代在世界顯示市場占有100%的份額,但隨著韓國的介入,其市場占有率直線下降到現在不到10%。
縱觀全球液晶平板顯示產業的發展史,韓國企業是后進者,它們大致用了10年時間超越了日本企業。而在此期間,像今天位居全球前兩位的三星與LG都是經歷了多年虧損,才有了后來的超越!耙铝τ诮⒁环N產業化層面上的‘大國心態’,要以大投入大產出的戰略思維,大力扶持高投入、高技術、高風險的先進制造業與高科技產業!彼f。
歐陽鐘燦建議,把新型顯示產業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就要從戰略的層面予以“舉國體制”的支持。要做這樣的大而強的產業,就不要用股票分析師的眼光對短期內的虧損和不利而斤斤計較,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態,而是要重視戰略性的投入,要給我國平板顯示自主創新的企業成長時間與空間。從我國在集成電路芯片上的發展所走過的艱苦歷程,我國不能再錯失平板顯示產業給我國在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翻身的機遇!敖窈螅瑧谕顿Y體制、鼓勵自主創新、扶持性關稅、吸引與培養高精尖人才方面的政策進一步細化與完善,更具可操作性。從專業觀點來看,我國發展平板顯示已無技術上的障礙,只要國家堅定地支持,我國的平板顯示產業一定能后來居上。”歐陽鐘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