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又是全畫幅單反相機的大年,還記得2008年的那個夏季,佳能5D Mark II、尼康D700、索尼α900的發布,激起了業內外的強烈震蕩,有關中端全畫幅單反相機的資訊往往是最受關注的,不同品牌間的競爭也白熱化。佳能5D Mark II和尼康D700的纏斗告一段落,今年迎來了新的競爭高潮。佳能5D Mark III和尼康D800同時問世,搭載各自的看家技術,讓消費者欣喜若狂。今天佳能5D Mark III的評測,我們將率先披露這款最新中端全畫幅單反相機,隨后我們將進行更加深入的功能專項評測。
尼康D800在今年的CP+展會上發布,而佳能5D Mark III在隨后的佳能發布會上秘密發布,成為了發布會的一個驚喜新品。從消費者的反應來看,佳能5D Mark III顯然比尼康D800登場時造成了更大的轟動。一方面是佳能和尼康這兩家消費單反對手在同一級別上干上是肯定的,尼康D800推出后,大家都把期待轉 向了佳能5D Mark III,都愿意看這場新的技術競爭誰會勝出。另一方面,這個級別的產品換代周期長,無敵兔的老用戶們都準備好鈔票等著第三代產品的上市呢,為此,熱度高是 在所難免的。
機身外觀
中端全畫幅相機關注度高的原因,說白了也就是一個性能與價格平衡點較好的級別。再往上,佳能的1D和1Ds系列、尼康的D3這些旗艦級產品無論在性能以 及耐用性上都達到了頂峰,也采用全畫幅傳感器。不過價格方面相比中端全畫幅單反可是高出了不止一倍的價錢。因此即便是眾人垂涎,依然不會是大眾玩物。相對 而言,在能獲得同樣優秀的畫質的前提下,簡化功能后的中端產品性價比更突出一些。尤其對于一些商用的用戶來說,意味著更低的成本獲取同樣的高品質的作品。 佳能5D便是中端全畫幅單反相機的開荒者。也為后來的無敵兔和今天的5D Mark III高熱度市場反應奠定了基礎。一起來看下佳能5D系列的歷史淵源吧。
開荒者:佳能5D
佳能5D是該系列的第一代產品,推出于2005年8月,有效像素為1280萬,9點自動對焦系統,連拍3張/秒。同時也是第一款價格在兩萬元以下的全畫 幅單反相機。今天看來參數有點寒磣,但在當時千萬像素級別的單反相機就是一個神話,而且佳能5D的畫質也是一個神話,即便在今天,它的畫質依然可以秒殺幾 乎全部的APS-C畫幅相機,盡管作為5D系列首發產品,一路以來用戶反映的問題也較多,但作為高性價比的全幅單反相機。最終的輸出是令人滿意的,讓眾多 商業攝影師有了一款低成本的機身可選,也是在這個時候,中端全畫幅單反相機才引入了人們的視線。
輝煌戰績的王者:佳能5D Mark II
佳能5D Mark II,行內人稱無敵兔,是5D系了的第二代產品,有效像素2110萬,這是佳能在中端產品中的又一高像素力作,也是第一款可拍視頻的全畫幅單反相機,目前 是最受歡迎的視頻拍攝單反。上市價格就在16000元附近,成為了這個級別的標桿產品,不過由于對焦系統沿用5D相同的模塊,效率上讓人詬病,也是在與尼康D700的競爭中,被指責最多的一個部分,而最終輸出上占盡了高像素的優勢,畫質也優秀的無敵兔至今仍受歡迎。
后繼者:佳能5D Mark III
佳能5D Mark III,這個最新一代的產品與佳能以往的發展方向有些不同,在像素上沒有明顯的提升,2230萬像素與前代齊平,主要升級的功能在于機身配置和專業特性的 強化。更換了用戶抱怨最多的對焦系統,連拍速度有所提升,隨著硬件強化,專業功能也豐富起來了,61點對焦系統支持高效率的追蹤對焦,細化的可調參數更豐 富,比起上一代的產品,其專業性與旗艦級產品十分接近了。
有關這款最新的中端全畫幅單反相機,佳能5D Mark III在評測前先提問,而后我們一一作答:
1、佳能5D Mark III外形設定有哪些改進?
佳能5D Mark III的外觀有了較大的改進,但有點似曾相識的感覺,因為融合了很多新產品的設計元素在其中,有不少新品的影子,而相比較佳能5D Mark III則有明顯的不同。
2、像素基本沒提升,究竟畫質會否比無敵兔更好?
雖然佳能5D Mark III的像素為2230萬,但是這卻是一塊全新的CMOS傳感器,ISO范圍擴展后可以達到50-102400,擴展前的最高ISO也達到了25600,并且配合全新的DIGIC 5+處理器,整體輸出表現要比前代更優秀的。
3、高ISO噪點有沒有明顯改進?
ISO102400是尼康D3S首推的一個特色功能,而今天的新產品,最高ISO已經達到了204800,但對于中端全畫幅單反相機來說,佳能5D Mark III是首例ISO達到10萬級別的產品。因此,在相同的高ISO值下,佳能5D Mark III要比前代畫面更純凈,約有兩檔ISO的畫質提升,即佳能5D Mark III在ISO12800下的表現與佳能5D Mark II的相當。
4、視頻拍攝功能有提升嗎?
佳能5D Mark III的視頻拍攝功能依然不提供連續自動對焦,但在細節方面有了較多的改進,無敵兔的視頻拍攝口碑已經相當過硬,所以在新一代的產品中,加入了更為普及的 MP4和AVI格式,也提供了速控轉盤輕觸式方向鍵,以供設置的時候聲響跟小,不被麥克風收進。
5、專業特性體現在什么方面?
雖然外觀上佳能5D Mark III有著其他產品的影子,但在使用操作方面,卻和前輩相差甚遠,新增了很多回放方面的按鍵,而菜單不但功能豐富了,整個布局也渙然一新,沒有過去產品的影子,菜單大的分頁中包含更多小的分頁。
6、價格有優勢嗎?現在值得買嗎?
上市價格超兩萬元的佳能5D Mark III已經體現出旗艦級的性能,總的來說定價也算合理,沒有吊高來賣,也和前代保持了一定的距離,不過目前佳能5D Mark II的售價不斷下滑,畫質也有較好口碑,成為了佳能更低級別的全畫幅單反相機。這款產品的影響力依舊深遠,在停產前會與佳能5D Mark III共同搭建更完整的全幅戰線,為此購買哪款產品還是要考慮一下的。
伴隨著以上問題,我們開始佳能5D Mark III的評測。
佳能5D Mark III
圓潤是描述佳能5D Mark III最為貼切的一個詞,相比較佳能5D Mark II來說,邊緣直線條少了很多,機頂原本的硬朗設計已經沒有了,換成了圓潤的機頂,依然不提供內置閃光燈,這在佳能中高端產品中幾乎不存在的東西,多少有 些遺憾。另外,左手側的機身設計更為圓潤。
佳能5D Mark III的手柄和5D Mark II的握感基本上是一致的,握持較為飽滿,而且機身背面采用7D的設計,突起的邊緣支撐拇指,握持時更貼手。景深預覽按鈕移至卡口的左下角,正好是無名指的位置,可以很方便不改變持機手勢地單手操作。
佳能5D Mark III采用了與1D系列相同的眼罩,除了更氣勢一些外,更大的取景器會有更好的用戶體驗。使用舒適。
3.2英寸104萬像素的液晶屏也是5D Mark III與眾不同的地方,更大的液晶屏顯示效果更優秀,在可視角度方面也有不錯的表現,不過可惜的是,當時傳聞的旋轉屏仍沒有出現,這在佳能60D上已經獲 得了良好的用戶體驗,佳能5D Mark III沒有采用這樣的設計,一來增厚后的機身不美觀,二來認為作為一臺中端全幅單反相機,不需要配備這種初學者的東西。
佳能單反相機在模式轉盤上設置鎖定按鍵,是在佳能60D身上率先使用的,順理成章地變成了佳能5D Mark III的標配,同時也把開關鍵設計在了模式轉盤周圍,這一點似乎成為了佳能新一代產品的整體風格了。
在佳能5D Mark II上,液晶屏左側包含了菜單、照片風格以及INFO按鍵,而在新一代產品中,液晶屏左側的按鍵改成了全與回放功能相關的按鍵,放大縮小鍵配合滾輪可以放 大縮小圖片,也可以作為實時取景放大顯示的啟動按鍵,另外,RATE按鍵可以為拍攝的照片評級,載入佳能DPP軟件后,可以通過照片評級來進行排列順序。
使用佳能單反相機的人都知道,佳能的回放照片放大縮小按鈕與對焦點選擇和測光功能合并在一起的。而在佳能5D Mark III身上卻取消掉了這兩個項目,放大縮小由放大鍵配合滾輪完成。使用上很不習慣,需要時間調整。另外就是在拍攝視頻的時候,速控轉盤上的方向鍵可以通過 輕觸式來完成,以保證拍攝時的靜音和減少震動。
除了機背變化較大以外,類似機頂按鍵這種帶有佳能的排列特色基本沒變,不過ISO鍵以不同的鍵帽設計展現,盲操的適合更順手。另外,機頂液晶屏無論尺寸還是布局方式都很成熟,為此提供的信息量也更多一些。
數據接口的數量上,佳能5D Mark III與前代相同,不同的是,佳能5D Mark II上的視頻輸出孔變成了耳機輸入接口,外接監聽耳機,可以獲得更好的視頻拍攝體驗。
早在尼康推出D300S的時候,就是用了SD/CF存儲卡雙卡槽設計,而后來推出尼康D800也是同樣設定,佳能5D Mark III采用這樣的設計一點也不感到以外,新的卡槽支持多卡之間的存儲方式,靈活性更高。值得一提的是,佳能5D Mark III的優良做工也得到體現,存儲卡艙蓋設有回彈設計,并且整體顯得更扎實,這點也沿用了佳能7D的設計元素。與上一代產品相比較,做工上的一絲不茍是看 得到的。
佳能5D Mark III使用的是LP-E6鋰電池,這與佳能5D Mark II、7D或是60D使用的是同一款電池,相互之間可以通用,通用性方面做得不錯。對于老用戶來說,升級至少不用換電池。
佳能5D Mark III搭載了新開發的61點高密度網狀陣列自動對焦感應器,上圖翻拍可以看到,對焦點覆蓋范圍集中于中央,高密度的對焦點有助于在使用追蹤對焦時使用。對 焦界限達到-2EV,在弱光下的對焦變焦將比過去更好,61個自動對焦點中有41點采用十字型對焦點,而且61點全部采用雙線錯置方式。
佳能5D Mark III不再使用上一代的蝕刻對焦屏,而是采用與7D相同的液晶顯示,因此在拔開電源的時候,取景器會變暗。
高密度對焦點覆蓋的緣故,佳能5D Mark III在追蹤對焦方面有了新的發展,菜單中提供了多種情況下追焦的靈敏度調節。專業性大幅增強,相比也是為了它能在今年倫敦奧運賽場上嶄露頭角。
佳能5D Mark III
佳能5D Mark III新增HDR模式,連拍多張進行合成,可選擇動態范圍以及HDR的效果,并且可選擇是否保存不同曝光值的原圖,在用過的HDR功能相機當中,選項十分豐富。
與其他相機固定HDR模式效果不同,佳能5D Mark III提供了一共五種HDR效果,與原圖相比較,除了可以完成合成一些夸張的風格外,還可以生成過渡自然且HDR效果明顯的圖像,在算法上也是亮點十足的,合成速度方面有點慢,約2-3秒鐘進行處理及保存。
佳能5D Mark III HDR模式效果 | |
| |
正常拍攝 |
自然 |
|
|
標準繪畫風格 |
濃艷繪畫風格 |
油畫風格 | 浮雕畫風格 |
除了油畫風格和浮雕畫風格外,另外三種HDR效果都很自然,沒有過往產品中常見的浮雕效果太過火,或者顯得太灰的情況發生。
佳能5D Mark III
佳能5D Mark III的菜單有了重大的變化,這種變化顯得十分微妙,大項頁卡依然在,但大項中還分有小頁卡,數下來頁面約有20個,是十分驚人的數字,這種菜單不免讓人 想起了尼康的常規菜單風格,不過是把打豎的頁卡打橫設計了。功能豐富了,菜單也跟著加元素,但太復雜的菜單容易讓人遺忘,還是比較喜歡先前的菜單設計,比 較整潔。
ISO感光度也新增了不少選項,除了手動和自動兩種,針對自動ISO還新增最低快門速度和ISO感光范圍,限制相機在一定范圍內拍攝。
快門速度相信沒人感興趣,但是在最低快門速度作了限制后,自動ISO會根據曝光量來控制具體ISO值,并且不會超出相機的安全拍攝快門的極限。保證拍照的穩定性。
佳能5D Mark III
佳能5D Mark III的視頻拍攝功能依然沒有提供連續自動對焦,但在視頻規格上增加了MP4和AVI,用于普通剪輯和網絡傳播會更方便。拍攝短片時可選擇ISO 100-12800之間的感光度。
時間碼是管理短片記錄時間的功能,將時間信息添加到短片數據中。通過活用時間碼能夠在編輯多臺相機拍攝的多個短片數據時同步短片,提高編輯工作的效率。 EOS 5D Mark III使用SMPTE制定的規格為基準,以時/分/秒/幀的形式表示時間碼。時間碼的記錄方式有兩種可選,“記錄時運行”只在短片拍攝期間計時,“自由運 行”不管是否正在拍攝,時間碼都計時。
這個針對目前越來越多的商業拍攝機構使用 單反相機作為主要器材進行拍攝的現況而推出的一個專業領域功能,為方便剪輯而加入的新功能。此外,新增的耳機接孔,也是為了方便檢查拍攝時的錄音而設計 的。面對無敵兔龐大的視頻拍攝需求,佳能對新全幅單反的視頻功能也下了一番功夫,使得它更顯專業,但并非普通消費者也能輕易駕馭,因為相對攝像機,佳能 5D Mark III的視頻功能還是相當的不完整。
佳能5D Mark III的實拍視頻可以感覺到流暢的畫面,快速移動時的果凍效應也控制得很好,不仔細看是察覺不出來的。強化視頻拍攝專業性后的佳能5D Mark III,還是希望能提供普通用戶也能用的連續自動對焦啊。
佳能5D Mark III
1、各ISO噪點測試:表現不錯,“ISO 3200隨便用”
佳能5D Mark III號稱在高感噪點的表現上有長足的改進,這讓不少喜歡高感拍攝的朋友感興趣,究竟5D Mark III的高感表現怎么樣,又能否以2230萬像素的傳感器達到高感王者尼康D3S的高度?這里我們做了幾組對比測試。首先是看5D Mark III的單獨測試,搭配鏡頭為EF 35mm f/1.4L USM。
測試的場 景依然是我們常用的標準色卡以及內存條,不過環境光線跟之前的測試有所不同,為偏向暖白的熒光燈光線。機身設置基本上就是默認設置,高ISO降噪設置在標 準,手動白平衡,大優JPG機身直出,以f/11、1秒、ISO 100為基準,逐級測試各個ISO值。拍攝時使用三腳架,2秒反光板預升。
從低到高地看,ISO 100-1600都沒能看出有什么區別,這在佳能陣型來說是很難得的(尼康1200萬像素全畫幅機型對此沒有壓力)。而就算是ISO 3200,畫面純凈度也相當高,“ISO 3200隨便用”看來是靠譜的。
ISO 6400開始,畫面純色部分開始出現干擾,純凈度下降,不過情況還算理想,至此,我已經很滿意了。再往更高ISO走,ISO 12800的畫面純凈度沒有下降多少,但是畫面細節明顯減弱,這就是降噪功能在工作的明顯體現了。ISO 25600開始,畫面實用度變得較低了,不縮小像素是沒法用的。
總體來看,佳能5D Mark III在高感噪點以及降噪上有著讓人滿意的表現,那么對比舊款5D Mark II,情況又是如何呢?請看下一頁。
5D Mark III與5D Mark II各ISO值噪點對比:改進幅度大!
佳能5D Mark III對比5D Mark II,測試條件完全一致,光圈、快門、ISO等設置都是一樣的。雖然我們知道低ISO下很難看出噪點的差別,不過也特意帶給大家全套ISO值的比較,為的 就是要“順便”比較一下低ISO時的畫面細節差異。OK!Let's Go!
5D Mark III在畫面細節上的提升是可見的,尤其是邊沿、線條的銳度。不過似乎這也讓不少5D Mark II用戶覺得不滿,因為感覺上5D Mark III的畫面質感沒有舊款的細膩。這方面比較復雜,留待我們后續內容再繼續探討吧。
說回噪點表現,恕我眼拙,我真的看不出ISO 100-800之間,兩機的噪點差別。而到了ISO 1600,舊款的5D Mark II開始出現一絲絲降噪痕跡,當ISO 3200的時候就很明顯了,畫面細節受到降噪功能的作用而變弱,模糊感出現,而這時5D Mark III的表現仍然堅挺。接下來呢,就是明顯的一面倒過程了,基本上新款5D Mark III在噪點表現上能比5D Mark II提升1-2 EV。
看完5D Mark III和5D Mark II的對比,肯定有很多人想看5D Mark III與尼康D800的對比,不過D800真的還沒到我們手上,這里不如對比一下像素密度超低的尼康D3S吧,請看下一頁。
佳能5D Mark III與尼康D3S高ISO值噪點對比:意外的結果……
測試條件還是一樣,D3S也是按照f/11、1秒、ISO 100的基準進行逐級ISO拍攝,曝光延遲模式開啟,三腳架固定,高ISO降噪設置為“標準”。
由于D3S僅有1200萬像素,而我又不想把5D Mark III的2230萬像素resize到1200萬(resize來比,意思不大吧?),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截取區域是不同的,不過我們比較的是噪點,而不是 畫面細節,大家留意每張截圖當中的白、黑、灰三個區域吧。
再次聲明,大家忽略畫面細節的對比,在不同像素的前提下,比細節是沒有多少意義的。由于低ISO噪點水平差別不大,所以我們直接從ISO 800起跳。
從低ISO往高ISO看,尼康D3S要到ISO 3200才開始看到較為明顯的噪點(留意灰色部分),而很神奇的是,5D Mark III在這個ISO值上好像表現更好?不會吧?再往高一點的ISO值看看。
D3S在ISO 3200、6400、12800基本上能維持差不多的畫面,尼康的降噪功能是很神奇的,就只是ISO 12800時可以看到較為明顯的細節抹除感覺。回頭看5D Mark III的ISO 3200、6400、12800,糾結了……白黑灰三個區域的噪點并沒有增加多少(D3S捶胸……),不過細節的抹除感覺比D3S要明顯得多。糾結了糾結 了……我說5D Mark III的高感性能能媲美D3S,大家會說我是佳能槍嗎?
:效果接近,需要進一步驗證自動白平衡的準確性
由于本次測試環境的光源為偏暖白的熒光燈,所以這里只比較自動和手動白平衡的效果(其實都是比自動,因為手動白平衡差異很少)。
白平衡效果對比 | ||
型號 |
自動白平衡 |
手動白平衡 |
5D Mark III |
||
5D Mark II |
||
D3S |
這組對比要看出區別,那還真的是有難度呀……可以說三機的自動白平衡準確度都不錯,都已經很接近手動白平衡了。
5、屏幕顯示效果測試:屏幕增大,但細膩度不減,色彩艷麗
佳能5D Mark III屏幕采用3.2英寸104萬像素的規格,比之前佳能所用的3英寸104萬像素的規格稍大一點,不過顯示效果同樣細膩,肉眼觀看色彩也算是比較鮮艷的類型。
1、佳能5D Mark III與5D Mark II、尼康D3S對比
這里提供4組對比,都是三部機器都是使用相同的光圈、快門、ISO和近似的機身設定。這一部分我們也不好說些什么,大家打開原圖瀏覽就會明白了。搭配使用的是佳能EF 35mm f/1.4L USM和尼康AF-S 35mm f/1.4G ED兩只鏡頭。
基本上可以這樣說,在畫面細節上,佳能5D Mark III是完勝舊款5D Mark II的,但要說到畫面質感或者層次方面,我的兩三位同事就覺得5D Mark III略遜一籌(我自己感覺差別不大)。這是一個比較主觀比較復雜的方面,真不太好說明。還是讓大家點開原圖,或者下載到電腦上1:1的觀看吧,看自己喜 歡哪個。
至于尼康D3S,1200萬像素確實不夠啊,大家趕快祈禱D800盡快送到吧!
佳能5D Mark III
由于廣州今天是霧霾天氣,室外景物就像泡桑拿一樣,所以樣張還是以室內靜物為主,搭配的鏡頭是佳能EF 35mm f/1.4L USM。
樣張
樣張
樣張
樣張
樣張
新的傳感器以及處理器讓5D Mark III畫面銳度細節顯得更強悍,不過可能是新的DIGIC 5+算法的因素,總覺得默認設置時,畫面的邊沿、線條顯得比較生硬,缺乏舊款5D Mark II那種柔潤感覺(變得像尼康……)。當然,通過適當調節,也有可能獲得舊款的畫面感覺,至于青菜蘿卜,大家喜歡哪樣也就沒有太大關系了。
佳能5D Mark III優缺點總結 | |
優點 |
缺點 |
1、機身做工提升明顯 2、高感光畫質優異 3、61點自動對焦系統 4、專業性強化幅度大 5、6張/秒連拍速度 6、視頻拍攝專業性加強 |
1、沒有翻轉屏有點遺憾 2、視頻拍攝沒有連續自動對焦 3、菜單分項比以往產品復雜 |
佳能5D Mark II用戶點評5D Mark III:佳 能5D Mark III這次的升級幅度非常明顯,相對于5D Mark II,在對焦、連拍這樣的硬配置上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可以充當高速抓拍的相機使用了,而且雖然這次升級像素基本沒變,但是高感光下的成像表現有了明顯提 升,對于不做商業攝影的愛好者來說,這比提升像素的意義要大一些。
尼康用戶點評佳能5D Mark III:佳 能這次推出的5D Mark III在像素上作出讓步十分少見,而在性能上確實比5D Mark II要提升很多,因此原來尼康D700機身性能較大程度超越無敵兔的情況不會再有,當然佳能5D Mark III和尼康D800相比,性能是勝出少許,不過像素方面的差距這次拉得較大,對于大幅輸出的攝影師來說,幾乎不需要思考就能作決定了。
佳能5D Mark III 4年磨一劍,較上一代產品在性能上有全面且幅度較大的提升,對比5D Mark II確實有質的飛躍,但是不得不說起同期推出的尼康D800,因為像素方面的有絕對的優勢,所以未上市已經被不少商業使用者所看好,而且就性能來說,兩機 差距也沒拉開很明顯的距離。消費者在選擇的時候難免糾結。此外,價格會是佳能5D Mark III與尼康D800較量中一個舉足輕重的因素。畢竟兩款產品針對不同的適應人群,而對于未立門派的消費者來說,誰家取勝已不是最關鍵的,更多的將會放在 性價比上,如今佳能5D Mark III國內上市,超兩萬元的價格有些虛高,但符合其市場定位,是否會作出價格讓步,還要等尼康D800的正式價格公布后才能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