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價格操縱并妨礙調查,三星被韓國政府開出史上最高法人罰單,多達4億韓元。繼在全球操縱液晶顯示面板和電腦內存芯片的市場價格被處以巨額罰款后,日前三星電子又因聯合運營商哄抬手機價格、妨害公平交易委員會價格調查等行為,在韓國本土遭遇巨額罰款。
據了解,韓國公平交易委員會(FTC)因三星電子涉嫌阻止調查官進出、銷毀材料、提供虛假材料等行為,向其開出韓國史上最高的4億韓元法人罰金。三星電子的樸專務和金常務還分別受到5000萬韓元的個人罰款。
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韓國政府接連對三星電子的價格操作進行調查并予以處罰,應該是受到來自市場各方的壓力,最終被迫只能出手。這從側面反映三星電子在產品的市場價格操縱上已形成一套完善的操作體系和反調查手段。”
“三星電子正在大企業‘綁架消費者利益’道路上越走越遠,嚴重背離企業的經營理念,缺位社會責任擔當!辟Y深產業觀察家于清教認為,無論是中國,還是歐美日等發達國家,都要警惕三星電子的“大企業綁架”行為,要通過加大政府職能部門對于企業市場行為監管和違規行為處罰,增加企業的違規成本,讓“大企業過于強大”被規范在良性的商業競爭范圍中,而不能向掠奪消費者正常利益的方向裸奔。
操縱價格起家
不可否認,三星電子是當前全球消費電子領域的偉大公司之一,目前已經在液晶顯示面板、液晶電視、手機、存儲芯片等多個電子產品領域,以較大市場份額占比穩居全球首位。就在剛剛過去的2011年,三星電子在全球實現營收1469億美元、凈利122億美元,并預計于今年繼續保持15%以上增速。
在中國,三星電子更是所有消費電子產業們學習和追趕的目標。在過去兩年間,“中國六大家電巨頭的營收總額都抵不上一家三星電子”這一觀點經常會被用來激勵國內消費電子企業的升級轉型和做大做強。
在全球,三星電子已成為一家名副其實大企業。在中國家電商業協會營銷委員會副理事長洪仕斌看來,“一方面在引領著全球消費電子產業的技術方向和產品趨勢,形成對市場的話語權和控制權;另一方面還看到為追求市場利益最大化三星電子利用市場支配地位操縱液晶面板、內存芯片等產品的價格走勢!
很難想象,當初三星電子的發家也是起步于為他人“代工制造”,隨后通過“模仿借鑒”式創新走出自己的發展道路。于清教指出,“至今,推動三星電子在全球激烈市場競爭中快速崛起的力量,正是對于全球一流標桿企業‘跟屁蟲策略’在發生作用!睙o論是過去對于索尼、松下的迅速跟進,還是當前對三星、谷歌的緊追不舍,三星電子在市場競爭中正是商業利益最大化下的“死纏爛打”策略獲得快速崛起。
但是,這種“死纏爛打”帶給三星全球市場的“光鮮業績”并不僅僅讓人叫好。洪仕斌認為,三星電子是一家在現代商業體系下發展起來的“商業企業”,其生存與發展的前提是立足“商業利益最大化”,最終是以追求“股東利益”最大化而不是“消費利益”最大化的導向下擴張。
這就是說,已占據市場支配地位優勢的三星電子,過去、現在,或未來在不斷上演一場場“大企業消費綁架”,對處在市場末端的消費者進行利益侵害。
在這一過程中,又有多少企業還在扮演著三星電子幫兇的角色?
過去很長時間內,三星電子主導參與對全球液晶面板市場供應價格的操縱,甚至是在關鍵時刻為求利益自保而出賣價格聯盟的其它企業。到當前三星電子在全球智能電視、智能手機及內存芯片等產品市場上不時采取的“技術概念炒作”、“廣告夸大宣傳”、“市場價格操縱”等策略以及未來為追求市場利益最大化下不可避免地“市場價格操縱”等潛在問題,都反映出三星電子一直在利用大企業優勢對“消費利益”綁架。
屢次“以身示法”
近年來,三星電子在全球市場上屢次“以身示法”,不惜冒著“違反法律規定遭遇巨額處罰”等風險,操縱內存芯片、手機、液晶面板等產品市場價格,正是受到來自這一行為背后給企業所帶來的“巨大利益回報”。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相對于這些年來三星電子遭遇的反壟斷罰款,其在市場上所收獲的利益是巨大的!
日前,一位離職高管就公開炮轟高盛,稱“今日高盛已經淪陷在貪婪的汪洋大海中”,并批評“高盛的運營方式和賺錢思維持續將客戶的利益放到一邊”。有國內財經人士評價高盛稱“它永遠的一個目標是為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它就像吸附在客戶身上的八爪魚,要吸附客戶一切可以利用的價值”。
利用自身的市場支配地位,為股東利益而謀求市場利益最大化,浙江萬里學院客座教授馮洪江認為,“這都是三星電子作為大企業在這些產品領域的市場地位過于強勢,從而為追求更豐厚的利潤回報采取的市場操縱行為。這一行為的直接結果,就是對市場上的眾多消費者造成直接或潛在的利益傷害!
無論消費者買或者沒有購買三星電子的上述產品,都已經在三星電子“大企業綁架”利益鏈條中遭遇侵害。“買了,就讓三星電子直接侵占消費利益,沒買,或是因為價格高過阻礙市場消費需求。”馮洪江如是說。
表面上看,三星電子的“大企業綁架消費”帶來的只是終端消費者利益的傷害,實際上這是對整個國家市場競爭秩序的沖擊,是對一個國家所營造的“公平市場競爭秩序”破壞,將會迅速引發新一輪的市場不公平市場。于清教認為,“以壟斷優勢在市場上進行不公平交易,正是我國改革開放30年來一直在打擊的重點,也是市場監管部門所無法容忍的重大違法行為!
目前,在全球,除已經被曝光的市場價格操縱行為,三星電子是否還存在對其它產品或其它國家的價格操縱行為,外界不得而知。不過,作為全球液晶面板采購量、電腦內存采購量最大的國家之一,中國尚未對三星電子的上述市場操縱行為進行“反壟斷調查”和“反壟斷處罰”。
隨著三星電子操縱價格行為先后在歐美韓等國遭遇調查和處罰,也引起中國市場監管部門的關注。有國內電子企業人士向記者表示,“這幾年,我們一直在呼吁國家發改委對三星電子的芯片和液晶面板有無價格操縱行為進行調查,但由于我國反壟斷法頒布時間不長,政府部門的重心還沒有放到消費品市場上!
遭遇零容忍
近年來,三星電子的價格壟斷問題因消費者集體提出損害賠償訴訟而受到越來越多的批評。據韓媒《中央日報》報道稱,“三星電子與LG電子因壟斷洗衣機、電視、筆記本電腦等家電價格受到FTC的巨額罰款!庇浾攉@悉,三星電子等公司因為此事被FTC處以258億韓元罰款。
今年3月,該機構曾對三星電子、LG電子和SK電信等廠商處以453億韓元(約合4010萬美元)罰款,原因是上述企業哄抬手機價格、合謀欺騙消費者。3月15日,FTC又宣布,因三星電子存在妨害調查行為,在原本向三星電子開出追罰稅(142億8千萬韓元)基礎上再追加23億8千萬韓元的罰稅。
今年1月31日,歐洲聯盟(EU)執行委員會也宣布對三星電子旗下的手機業務是否違反反壟斷相關規定展開調查。不止是在全球消費電子市場上,三星集團旗下的價格壟斷還存在于保險等其它市場領域。
今年年初,價格壟斷問題開始引起三星集團的高度重視。三星未來戰略室室長(相當于副會長)金淳澤在社長團會議上指出,“由各子公司的社長負責,制定為杜絕價格壟斷的根本的、具體的、現實的措施!蓖瑫r,三星電子副會長崔志成也明確表態“價格壟斷被視為不正當行為,將會受到零容忍的處罰”。
對于此前三星出現的因為價格壟斷或操作市場價格行為,三星副社長李仁用解釋為“過去,職員們對價格壟斷行為是違法行為或者會對公司造成損害的認識不足”,并向所有三星子公司發出警告,“不要認為價格壟斷不可能發生在現場,社長應親自處理并表現出根除該行為的意志。”
價格壟斷,到底是三星電子在全球市場太強大,還是各國的政府監管處罰力度太弱?顯然,全球企業在學習三星電子的時候,更需要多幾份理性與反思,要在“三星電子”成功模式中“去其糟粕、取其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