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廠新普今(9)日召開法人說明會,針對同業順達科在去年下半年單月營收達24億元新臺幣水平,逐漸逼近新普的營收規模,會不會威脅到新普;新普董事長宋福祥請在場法人放心,被同業營業額規模逼近的情況,以后再也不會發生。
由于鋰電池廠商去年在鋰聚合物(鋰高分子)電池的競爭十分激烈,尤其在美系品牌的平板、超薄筆電的鋰電池訂單上,各家業者接單角力,使得去年同業間的營收波動劇烈。
尤其是順達科2011年下半年營收成長力道高于新普;順達科去年全年營收年成長32%,高于新普的年增26%,讓法人有些擔心新普2012年的營收成長力道,是否低于同業。
宋福祥指出,新普的筆電、平板電池布局客戶,當然不只一家;如果新普在部份品牌客戶的訂單少了,另外還會有其他客戶的訂單進來。所以,他建議法人研究員在分析該公司時,應該以整體筆電、消費性電子產品的景氣榮枯來作評量。
不過,今日宋福祥在法說上,也透露出,新普不排除會切入單顆電池模塊的想法,讓外界解讀,切入單顆電池很可能是為了營收成長的考量。
宋福祥近年來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要沖刺年營收500億元新臺幣目標;而2011年營收已有483.8億元新臺幣,配合今年美系客戶的成長,顯示今(2012)年新普營收可望超過500億元新臺幣大關。宋福祥說,下一個目標就是挑戰千億元新臺幣目標;他說,新普不是作終端系統、半導體業者,以模塊化產品可以達到500~1,000億元新臺幣年營業額,在臺灣科技業,算是少見的。
過去新普因為利潤考量,鋰電池訂單都是串聯、并聯的多顆電池芯模塊,并不想切入單價與毛利偏低的單顆電池芯產品線,但是今日法人說明會上,宋福祥松口會考慮切入,引起在場法人的好奇。
不過,宋福祥也開出了條件,他表示,單顆電池芯模塊訂單,必須是客戶大規模釋單、能夠自動化設備生產的型號模塊,才會列入考慮。環伺目前鋰高分子電池產業中,只有部份高階且高價智能型手機,才會使用鋰高分子單顆電池芯模塊;因此,法人也在猜測,新普未來是否會重返智能型手機用電池市場,或是屏幕在7寸(含7寸以下)的平板用鋰電池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