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的原理
OLE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中文名有機發光顯示器)是指有機半導體材料和發光材料在電場驅動下,通過載流子注入和復合導致發光的現象。其原理是用ITO 透明電極和金屬電極分別作為器件的陽極和陰極,在一定電壓驅動下,電子和空穴分別從陰極和陽極注入到電子和空穴傳輸層,電子和空穴分別經過電子和空穴傳輸層遷移到發光層,并在發光層中相遇,形成激子并使發光分子激發,后者經過輻射弛豫而發出可見光。輻射光可從 ITO一側觀察到,金屬電極膜同時也起了反射層的作用。 根據這種發光原理而制成顯示器被稱為有機發光顯示器,也叫 OLED顯示器。
OLED的技術特點
與 LCD相比,OLED具有主動發光,無視角問題;重量輕,厚度小;高亮度,高發光效率;發光材料豐富,易實現彩色顯示;響應速度快,動態畫面質量高;使用溫度范圍廣;可實現柔軟顯示;工藝簡單,成本低;抗震能力強等一系列的優點,因此它被專家稱為未來的理想顯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