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璞產業研究所預估,蘋果(Apple)可望在明年第四季或2014年推出iTV,加上電視尺寸向60寸靠攏,大尺寸電視出貨量可望在2015年爆發,臺廠將可分杯羹。
拓璞產研所長楊勝帆表示,電視市場因顯示器在尺寸及成本的刺激下,市場認知將移轉,主流尺寸往60寸靠攏,待大電視普遍為市場接受后,Smart TV將水到渠成,重演手機到智能型手機的道路,附加價值將大大提升。
對臺灣產業而言,大尺寸電視有助臺灣面板產能去化、活化發光二極管(LED)在電視背光需求,并真正加速數位電視及內容產業,臺灣產業應積極布局相關零組件、軟件及尋求服務創新。
楊勝帆分析,鴻海結合夏普(Sharp)10代線后,主導60寸電視規格成標準,所推出的超高性價比產品,有機會讓iTV毛利率超過30%,讓Apple推出iTV意愿大增;后賈柏斯時代蘋果產品創新度不足,“iTunes+APPstore+iCloud”的商業模式成形后,未來多屏合一將為成長最重要布局。
此外,蘋果執行長庫克承諾產品回美組裝,iTV是新產品線,設置較易,且電視體積龐大,關稅較高(約征進口關稅10%,貨物稅13%與營業稅5%),適合在美當地生產。
拓璞產研指出,目前鴻海推出的60寸電視,除面板外,包含機殼、IC、電源供應器等其他成本約為150至200美元,其中8成以上來自于臺灣廠商,鴻海60寸電視出貨量的增加,將有助于臺灣電視產業鏈的成長。
至于夏普10代線60寸面板目前主要供貨對象包括三星(Samsung)、樂金(LG)及Vizio,未來產能利用率大幅提升后,鴻海可利用對10代線37.61%股權的主導性,加強與蘋果的合作。
拓璞預估,iTV尺寸可能落在60、55或47寸,主打北美市場,估計最快在2013年第四季圣誕節前夕推出,全球出貨量約150萬臺,其中60寸iTV約可占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