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近年來,伴隨著夏普、索尼、松下等日系品牌的不斷滑坡,本土彩電品牌憑借著電視智能化大熱潮,一舉搶占了國內平板電視市場的制高點,全面趕超外資品牌,成為市場上最受關注的品牌。
據日本電子信息技術產業協會(JEITA)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9月,日本國內電視、藍光錄像機等民用電子產品出貨額同比銳減37.4%,其中,薄型電視機的銷售量與去年同月相比減少了62.5%。
同時,日系電視在中國市場也遭遇了“滑鐵盧”。據第三方調研機構奧維咨詢公布的中秋國慶雙節監測數據顯示,日系品牌的整體下滑幅度超過40%,其中日系品牌銷量最大的夏普同比下滑幅度更是超過50%,索尼也有40%以上的下滑。目前,在中國彩電市場,索尼、夏普等8個日系品牌的市場份額已經從30%下降到不到18%。
相反,本土品牌在日系品牌走下坡的困境下,卻實現了高速曾展的態勢。據TCL方面透露,從2012年1~7月,TCL集團LCD電視累計銷量達774.62萬臺,同比增長56.24%。彩電巨頭創維2011~2012財年年報也顯示,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5.6%。
而據相關專家分析認為,國產電視近兩年的“龍抬頭”,首先要歸功于國產品牌抓住了智能化電視的機遇。從互聯網電視到智能電視,在過去的幾年里,國產品牌不斷在智能應用領域進行技術升級,目前,已經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
TCL首發基于Android操作系統的智能電視,并率先推出智能云電視,成為業內首家智能云電視全線普及雙核與Android4.0+系統的企業。
海信日前發布業內首個智能電視操作系統海信AndroidTVPro系統,使得此后智能電視的開放有了一個統一的平臺,改變了智能電視碎片化的現狀,建立了新標準。
康佳“軟硬兼施”,硬件和軟件同時突破,推出同步云電視旗艦系列,并在全球首發雙通道同步云電視和大尺寸移動終端SyncTab同步精靈。此外,創維、長虹也是智能新品頻出。
筆者認為,在電視智能化趨勢越來越普及之下,本土彩電企業憑借著自身的優勢和卓識的遠見,必將在未來彩電市場上持續保持領先。日系彩電如果不提升彩電應用和降低售價,未來很有可能被邊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