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長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規模最大的ITO導電膜玻璃制造商。從事平板顯示真空薄膜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導產品為ITO導電膜玻璃。
由于具有良好透明導電性能,ITO導電膜玻璃廣泛地應用于平板顯示器件、太陽能電池、特殊功能窗口涂層及其他光電器件領域,是目前LCD(液晶顯示)、PDP(等離子顯示)、觸摸屏等平板顯示器件唯一的透明導電電極材料。
通過長期的技術積累,長信科技掌握了真空薄膜技術,并在真空鍍膜設備的研制上也有相當的技術積累。在此基礎上,長信科技業務領域不斷擴展,產品由最初的TN-ITO導電膜玻璃,擴展至目前的TN、STN、TP(為觸摸屏配套的ITO導電膜玻璃)三種ITO導電膜產品,并向投射式電容觸摸屏領域進軍。根據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的統計,2006-2008年長信科技的ITO導電膜玻璃的產量、銷售量居國內第一位。
2007-2010年,長信科技收入從1.8億元增加到4.8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CAGR)為39.4%,凈利潤從3970萬元增加到1.17億元。在長信科技2010年的收入構成中,ITO導電膜玻璃占97%,手機視窗材料占3%。
我們認為長信科技收入的快速增長主要得益于:一、公司業務規模的快速擴大,ITO導電膜玻璃產線的數量由5條擴展到8條,攤薄了固定成本;二、業務領域從TN 延伸到STN 和TP,實現產品升級;三、平板顯示產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上游材料行業的發展;四、通過上市降低資金成本。
毛利率接近40%
我們觀察到,近年來,長信科技在鞏固規模優勢的同時,自主開發和掌握了多項產品的升級或拓展生產技術,如液晶顯示器背光源玻璃、高透減反觸摸屏用ITO導電膜玻璃等,確立了長信科技在行業內的技術領先優勢。另外,研發投入的一部分為布局投射式電容觸摸屏業務。
平板顯示產業鏈包括上游基礎原材料,如ITO導電膜玻璃、偏光片、液晶、驅動IC等,中游面板設計制造與集成模組,以及下游儀器儀表、消費電子等信息產品。上游基礎材料占整個平板顯示成本的60%~70%,利潤約占30%以上。因此,上游基礎原材料的發展、提升,將對整個信息產業升級轉型、產業結構提升、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都具有重要意義。
長信科技業務處于平板顯示產業鏈的上游,其客戶主要為中游的液晶顯示面板和觸摸屏模組廠商。我們認為,長信科技最重要的優勢在于專業化的生產和精細化管理帶來的性價比優勢,以及由此帶來的客戶認可和規模效應成為保障公司競爭力的護城河。
長信科技以真空薄膜技術為基礎,專注于平板顯示真空薄膜材料的生產,積累了十余年的專業生產經驗。專業的生產經驗積累,使長信科技形成了成熟的產品技術管理能力和精細的現場管理水平,長信科技產品綜合良品率達到93%以上,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91%。良品率是決定產品單位成本的重要因素,長信科技具有高良品率,能提高產品的性價比,使得公司雖然設在蕪湖這個中部城市,產品在長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區具有很強競爭力。近年來,長信科技毛利率接近40%,這在成熟的電子元器件制造領域是很高的水平,充分體現公司優秀的現場管理。
同時,長信科技擁有一批中高端客戶。在TN/STN 型ITO導電玻璃方面,長信科技與信利電子、超聲電子[8.34 2.21% 股吧 研報]、深圳天馬、比亞迪[24.40 0.21% 股吧 研報]等公司建立了穩定的長期供貨關系;在觸摸屏ITO導電玻璃方面,長信科技產品通過了包括日本Panasonic、Sony Chemicals、DMC、美國TI 和臺灣EELY 等世界知名觸摸屏廠家的測試并批量供貨;在投射式電容觸摸屏Sensor業務,依托建立的客戶群,長信科技開發了超聲電子、信利電子、比亞迪電子[2.21 2.31%]和宇順電子[16.28 -1.21% 股吧 研報]等客戶。大企業對原料供應商的選擇非常嚴格,需要經過多方面的考評和認證,認證周期在一年左右。一旦確定并批量供貨,一般不會輕易變化。穩定的客戶資源,進一步加強了長信科技在行業內的優勢地位。
ITO導電膜玻璃線或升級
長信科技的ITO導電膜玻璃業務有11條生產線,其中7-8條既可以生產TN,又能生產STN。整體年產能4000萬片,月產能350萬片。去年三季度由于旺季不旺,目前兩條TN線停產進行升級,總體產能利用率80%左右,良品率接近95%。展望2012年,我們認為這部分業務會出現產量保持穩定、產品升級為主。
但是,我們預計長信科技在2012年擴產可能不大,但同時我們也不認為產量會延續下半年萎縮的態勢,主要在于我們預計電子行業景氣度將在2012年觸底回升,支持的論據有半導體設備訂單出貨比持續上升,以及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出現底部特征。
此外,長信科技在觸摸屏業務上有2.5代線、3代線和5代線三種。
其中,2.5代線月產能6萬片,年產能70萬片,由于每片能切成3.5英寸的35塊,即總共年產3.5英寸2000萬片。目前在小批量試生產,預計今年二季度產能逐步釋放,產能利用率達到50%以上;良品率方面隨著員工熟練度提升,有望在今年二季度達到80%以上。
3代線自2011年11月中旬設備進來,目前在安裝調試,有望在2012年二三月份調試完畢并試生產。達產后產能3.5萬片/月,切成3.5英寸約60片,即總共年產3.5英寸2500萬片。
而5代線月產能2萬片大塊,能切50-60片iPad9.7英寸。2012年3月底設備到位,4月底調試,預計2012年下半年投產。
長信科技的觸摸屏主要用于智能手機,預計2012年是中低端智能手機放量普及的一年,國內智能手機產業鏈上的原材料配套將使長信科技迎來發展良機。
我們假設2012年2.5代線產能利用率為60%、良品率75%、單價12元/片;3代線產能利用率50%、良品率70%,單價12元/片;則中小尺寸的觸摸屏Sensor在2012年貢獻收入2.07億元。中大尺寸的5代線產能利用率預計40%、良品率55%,單價60元/片;則能實現收入1.58億元。由于這部分業務在上海騰信開展,長信科技只有股權43%,未控股,該業務不合并計入總收入,但能貢獻投資收益。
減薄5代線今年投產
“越輕越薄”是消費電子不斷追求的趨勢,三星手機近年來深受消費者喜愛,銷量不斷提升,輕薄的外觀設計是重要因素。
長信科技減薄業務采用化學溶解方法,能把TFT液晶顯示屏的兩邊同時減薄,投射電容觸摸屏公司采用單面鍍膜,另一面可以減薄。2011年已有1條4.5代線建成,預計2012年會再投2條5代線。下游面板廠商如天馬、京東方等有合作意向。該業務投入少,風險可控。達產后能增加兩三千萬元的收入,是公司業績增長的一大因素。目前日本是減薄業務的主要開展區域,長信科技面臨的競爭對手主要是蘇州4代線的一些減薄廠商。
我們預計長信科技2011-2013年的收入分別為5.8億元、8.3億元和9.7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6億元、2.14億元和2.82億元;EPS分別為0.64元、0.85元和1.12元,CAGR為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