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平板電腦、智能手機下半年成長被業內看好,觸摸屏概念股近期重獲資本市場關注,萊寶高科、華東科技、長信科技等上市公司股價在本輪反彈中表現搶眼。業內人士分析,今年全球觸摸屏需求增長將達三成,但各家廠商受益情況將有所不同,行業出現適度整合與淘汰也是未來趨勢。
行業高速成長依舊
2010年開始,以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為代表的移動終端產品快速進入人們日常生活,占移動終端產品成本比重最高的觸摸屏更是引起全球廠商的角逐。行業調研機構拓璞產業研究所研究報告顯示,2011年平板電腦出貨量將超過5000萬臺,智能手機出貨量將達3.88億臺,在兩大主力產品驅動下,2011年觸摸屏需求將達9.51億片,較2010年的7億片增長逾30%,出貨金額將達85億美元。
拓璞產業預測,2011年功能手機出貨量為7.98億臺,智能手機為3.88億臺,其中,觸摸屏在功能手機的滲透率為33.8%,在智能手機的滲透率高達87.5%;加上平板電腦的大量出貨需求,上述產品將占全部觸摸屏需求的70%。而且,由于平板電腦面板尺寸約為智能手機的6倍,有望成為下一波推升觸摸屏需求增長的關鍵。
事實上,國內觸摸屏廠商早在2010年就已經開始布局中大尺寸觸摸屏的擴產。2010年7月2日,萊寶高科公告了《關于投資建設中大尺寸電容式觸摸屏項目的議案》,增資10137萬元建設中大尺寸電容式觸摸屏項目。項目達產后,設計年產400萬片電容式觸摸屏,預計2011年四季度建成投產。
市場方面,由于部分產品重新設計導致交貨延期,平板電腦一季度出貨量不如市場預期,影響了相關供應鏈廠商的近期營收,但從6月份開始,觸摸屏行業訂單有望出現持續增溫。業內人士介紹,下半年開始,各大品牌廠商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新機將陸續推出上市,尤其是被市場熱議的蘋果iPhone5可能于第三季度上市,加上iPad2持續擴大鋪貨,令業界看好觸摸屏行業的成長。
業內廠商兩極分化
盡管市場需求巨大,但觸摸屏整體產能仍然供過于求。拓璞產業表示,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仍被品牌大廠掌握,只有切入其供應鏈甚至成為長期合作伙伴,才能受益觸摸屏市場的快速成長。
CMIC研報顯示,自2010年開始,觸摸屏廠商呈現出兩極分化趨勢,TPK和勝華兩大巨頭占據行業的高端位置,以技術優勢和客戶優勢牢牢控制了市場的大部分份額。而且,2010年市場的快速成長使得不少企業都擴大了產能,不僅電阻觸控屏出現激烈的價格競爭,電容觸控屏也出現殺價現象。拓璞產業指出,品牌大廠對技術質量和成本的要求很高,只有技術優于同業、生產良品率達八成以上、又有系統整合資源可壓低成本的大廠,才較有機會接到品牌廠商的訂單。
據了解,2010年起,國內觸摸屏產業界在積極擴張電容屏產能的同時,在高級ITO導電膜玻璃、蓋板玻璃以及觸控IC等方面也都實現了自制,產業鏈逐步完善。目前,國內觸摸屏行業已經涌現萊寶高科、南玻、長信科技、宇順電子、超聲電子、歐菲光等一批具有發展前景的企業。拓璞產業認為,在國內100多家觸摸屏企業當中,適度整合與淘汰將是必然趨勢,技術積累和行業經驗領先、資金充裕以及擁有較好關系網和口碑的企業,有望在產業競爭中脫穎而出。
新聞鏈接:
移動設備觸摸屏技術獲授權 蘋果將發起專利戰
據外媒6月22日消息稱,美國專利商標局已經授予蘋果關于移動設備觸摸屏技術的專利,蘋果有可能借此在移動設備領域發起新一輪專利戰。
羊城晚報記者從美國PCMag.com刊登于6月22的一篇報道中了解到,美國相關知識產權專家表示,這項專利內容十分寬泛,實際上將多點觸控界面技術的專利完全劃歸蘋果所有。這個專利是蘋果在2007年提出的申請,是使用一個或者更多手指與網頁或其他屏幕要素進行互動的一種方式。
蘋果的這項專利意味著如果你的軟件使用一只手指滾動屏幕,用另一只手指縮小或放大網頁中的某些細節的話,你就要向蘋果支付專利費。由于觸摸屏已經成為智能手機的常見配置,三星、摩托羅拉和諾基亞等公司都可能成為蘋果的起訴對象。
雖然蘋果公司目前尚未就如何使用這項新專利發表評論,但專家認為,蘋果有可能借助這項專利,禁止在美國市場上銷售其他廠商配有觸摸屏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不過,專家分析說,美國法官有可能認定觸摸屏技術已成為行業標準,并以杜絕蘋果壟斷為由宣布此項專利無效。
近年來,關于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官司不斷。從2009年起,蘋果與諾基亞就智能手機專利問題一直在打官司。諾基亞6月14日宣布,公司與蘋果公司之間的所有專利權訴訟已全部達成和解,部分專家估計,蘋果有可能一次性支付6.5億美元以賠償諾基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