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重大的國際體育賽事,都是一次信息的爆炸,也是尖端科技精彩亮相的絕佳舞臺,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的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當然也不例外。
作為本次大運會信息服務全球唯一合作伙伴,中國電信提出打造“科技大運、信息大運、數字大運”的主題。在“敢為天下先”的年輕城市深圳舉辦的第26屆大學生運動會上,到底有哪些奪人眼球的新玩意兒呢?
七大新型通信應用亮相大運
“3G時代”的到來,使通信科技的光輝在各類大型運動會上處處閃耀。本屆深圳大運會與往屆的不同,它首次在國際大型賽事上實現了下一代互聯網IPv6技術的七大新型通信應用,匯聚了云計算、物聯網、智能家居等前沿科技,覆蓋大運會44個比賽場館、14個非競賽場館。
1、手機小額支付
大運會期間,用帶有射頻識別(RFID)功能的手機刷一刷,便可用于大運村消費。交通工具及DVD廳、網吧、健身房、商場等各類服務場所均配備了支持IPv6的POS機。
2、無線寬帶視頻監控
在大運村及部分場館部署的高清視頻監控攝像頭,用于進行賽事監控和環境監控。據中國電信通信專家李輝遒博士介紹,以往的IPv4視頻監控僅能通過轉換節點對攝像頭進行控制。IPv6視頻監控則可以對所有的攝像頭配備IP地址,支持統一平臺管理,大大提升了對攝像頭的管理效率。
大運會期間,決策、指揮協調將全部通過視頻實時進行,一改以往筆抄、手寫、打電話等方式,場館外實施基于3G的移動視頻監控,賽會工作人員拿起手機就能看到場館內每一個角落的動態。
3、大運村智能家居
大運村內基于IPv6和3G服務的智能家居操控系統,各國來賓只需手持手機、平板、筆記本或任何一款控制終端,便可操控大運村宿舍內的燈光、窗簾和空調、熱水器等電器。
此外,智能家居的醫療監控系統,能讓教練員便捷掌握運動員每天健康狀況,為運動員參賽及時做好身心調節,醫生可以通過手機、PC查看運動員健康檔案,實現網上就診。
4、即拍即傳系統
26屆大運會舉辦期間,將有180個國家的3000多名記者來到深圳進行賽事采訪及參觀。基于IPv6的無線網絡,攝影記者可以通過連接在照相機的無線接入設備,以300兆/秒的速度將現場拍攝照片第一時間傳回總部進行處理和發布,無需再隨身攜帶笨重的筆記本電腦。
5、下一代互聯網查詢機
據悉,大運會場館及大運村范圍內將配置180臺固定式、10臺手持移動式綜合查詢終端機,方便人們隨時了解大運資訊,查詢交通、天氣、周邊餐飲等信息。基于IPv6技術的114熱線查詢,為各國來賓提供多媒體衣食住行指引服務。
6、寬帶互聯網視聽
基于IPv6技術的寬帶互聯網視聽功能機頂盒,已經被安裝在大運村300多個團長的休息室、會議室及一些公共場所,包括中英文在內的72路直播節目源和10多套高清節目,這樣天文數字般的數據流量,傳統技術網絡根本無法支撐。
7、大運會IPv6門戶網站
中國電信建設的IPv6官方鏡像網站,與全球IPv6網絡用戶實現無縫銜接,減輕了Ipv4大運會官網的數據處理壓力。
下一代互聯網“正在當代”
談及大膽啟用下一代互聯網技術服務大運會的初衷,作為大運會IPv6項目主要負責人的李輝遒博士坦言,科學技術創新的推動力往往來自于現實需求,為了能提供更加高速和安全的網絡服務,下一代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正在當代”。
她解釋到,過去十年中,第一代互聯網IPv4的地址資源日趨緊張,和IPv4相比,IPv6的最大優勢就在于其海量的地址資源。充足的地址資源,自然意味著更加高效、快捷的網絡通信。而且與第一代互聯網相比,IPv6還能更有效地抵御病毒、互聯網蠕蟲等的傳播。
“IPv4與IPv6還會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共存,技術上的成熟不代表產業化和應用布置本身,IPv6在大運會使命的結束,也是其社會化運用的開端”,她說。
據悉,中國電信在下一代互聯網研發建設過程中已誕生3項國家專利,本屆大運會中的下一代互聯網應用,今后還將成為構建深圳數字城市的重要信息化應用技術。
知識鏈接:
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縮寫,也就是“互聯網協議版本6”。它的上一個版本就是我們目前在互聯網上廣泛應用的IPv4。今年2月,國際互聯網名稱與地址分配機構(ICANN)表示,在最后的5組IPv4地址分配完畢后,第一代互聯網地址資源已經耗盡。受此影響,今年7月后,亞太互聯網信息中心宣布將會停止分配IPv4地址,這意味著傳統的互聯網協議已經走到了一個不得不升級的十字路口,也正是基于此,加快以IPv6技術為支撐的下一代互聯網發展成為了全球各個國家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