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在青島開幕,廈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永在此間接受新浪科技專訪。在經濟危機背景下,廈華的出口不減反增,今年出口數量同比增長86%,出口金額同比增長37%。

廈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永
以下為訪談實錄:
新浪科技:各位新浪科技的網友大家好!歡迎來到新浪科技在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的直播間,我們今天邀請到廈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永先生,李先生您好。在這次展會上廈華給我們帶來了哪些特色的產品呢?
李永:我們帶來的比較有特色的產品,是廈華的擁有自有知識產權的網絡電視跨界系列。以前電視是電視,電腦就是電腦。通過這款電視,可以和諧的共享網絡資源和電腦資源。
現在是信息家電的時代,所有的功能都做到電腦里面去的。家電行業中,像電腦比較多的是上班工作時使用的,有特定的人群的特點。而電視機是給從3歲以上的所有人群都可以使用的。所以我們的家電設計要非常非常簡單化。
新浪科技:對。
李永:但是這里面就有一個矛盾,信息的來源是從網絡上下載的,沒有一個合理的結合,是不能得到合理的享受。所以我們的現在在
這個方面,要做一個比較好的工作。目前來看,現有的產品,我們現在的平板電視的推廣,高清的電視,去替代普通的電視。所以實際上是享受到這個資源的。所以在家電界,讓大家去播放這個節目,這一塊它的最大的好處就是說,能夠去參與。但是同時帶來一個問題,因為現在的媒體,很多在網絡下載。它需要把這個產品整合進去,就加大了它的復雜程度。
新浪科技:對。
李永:所以我們設計這個產品,通過了路由器,大家在家庭中形成了網絡,然后家庭的人,家里面不同的客戶人群。我們都會設計好,像小孩房間里面的彩電,通過他的彩電就可以遠程調動設計好的內線節目,他愛怎么看就怎么看。而且不影響計算機工作主人的管理。老人在客廳里面,他想看什么節目就可以看。可以形成老人,大人,和小孩各自享受自己的節目,能把自己的產品利益最大化。這樣就能解決了這個平臺的分配。這個產品很簡單,成本也沒有增加。同時就是說,你最高端的,一臺在家庭電腦就可以帶動20臺“跨界”電視。所以這樣大大節約了客戶的成本。你家里有一個電腦,除了在家里看其他的電視,家里人也可以共同享受的。可以省去了硬盤,省去了光碟,然后大家運作自如。我覺得把整個家電信息擴大化。我相信廈華在三個月推出當中,得到了很多具備條件的用戶的青睞。而且它在硬件上也沒有增長成本。
新浪科技:成本上沒有增長。
李永:沒有增加,可以體現了客戶的簡單需求。這樣就大大的拓寬了家庭,信息家電應用的一個范圍。同時小孩在家里,直接去享受他的視頻的節目的,電視上的節目,數碼相機的圖片,自己數碼像機自己拍的東西,平時下載,通過網上下載的一些高清的一些節目。這樣就直接上網電視,不會受到網速帶寬的限制,可以滿足各種的人群的需求。我覺得我們的產品還是有這個特色的。
新浪科技:對。你講的是一個很有特色的產品,也受到了符合這個條件的客戶的青睞。怎么樣讓越來越多的家庭具備這樣的產品,提高消費者的認知度,在這方面你們有什么的策略呢?
李永:我們認為,我們的銷售網點已經在宣傳了,慢慢也會用到這個東西。但是我覺得在這個,有一定的技術的要求。所以可能對導購員的培訓一定要加大力量,但是我感覺利用新的電子媒體,特別是有一定的現場直播的宣傳,可能會讓客戶感覺,他在同樣價格的情況下,他選擇這個產品,對他來講是非常合算的。我們對它提供的平臺,對他沒有什么限制我覺得通過各方面的大家的努力,還有在不斷的展示,應該說還是有信心的。
新浪科技:在當前經濟危機的情況下,我們這次展會的主題也是“世界共享中國機會”廈華在海外市場有沒有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
李永:我們的彩電行業碰到一個蠻好的時機,這都是幾十年遇一次,黑白轉彩電,現在是彩電轉平板電視,轉高清,整個產業在升級換代,中國在平板電視的成長過程當中,整個市場在大幅度的變化當中,機遇也是存在的,這次模擬電視,到平板電視轉換的過程中,雖然出現了經濟危機,但是經濟危機在彩電行業里面,我們叫做反季節。根據統計,上世紀“大蕭條”的時候,好萊塢發展起來了,看電影的人多了。國外的市場和中國的市場也不太一樣。國外的人很喜歡戶外運動,旅游,他現在這方面減少了,所以他更多的選擇了在家里看電視,因此這個需求就會加大。現在碰到一個是升級換代,第二個經濟危機戶外活動減少,反過來看電視的多了,關心國家大事多了。所以日本,韓國,還有我們臺灣,大陸都看到了這些機會。所以我們的中國的彩電業如果能把握這個機會,那就應該說,反而是有機遇的。所以我們覺得在這個方面,我們應該說現在是海峽兩岸共同合作的一個企業,所以最近我們在海外市場的業績是不減反升。廈華彩電的今年出口數量同比增長86%,出口金額同比增長37%。而且我們現在定單很多,生產線基本上是24小時流水作業。
新浪科技:剛才你提到海峽兩岸共同的需求,這個是現在局勢下非常熱點的話題。廈華是位于廈門的一個企業,能發揮一個什么樣的作用呢?
李永:以前CRT時代,中國大陸在彩電產業鏈中是領先的,在全球市場占領了相當大的份額。目前臺灣的液晶屏,它是占到全世界50%以上,但是它們的最大的弱點就是臺灣的內需市場非常小,所以他們一定走外向型的。臺灣企業沒有像中國大陸有這么大的市場,這么大的需求。另外它的整機品牌也不具有優勢,所以這兩岸產業上下游的連接,發揮中國大陸的優勢和臺灣企業的拓展國際業務的經驗。兩個加起來,我覺得可以實現兩岸優勢互補,利益最大化。目前中央政府也非常關心兩岸之間的優勢互補的政策,所以這一次國務院提出支持海西政策,作為先行先試,廈華在這方面是蠻幸運的。
新浪科技:中國大陸的企業在液晶屏核心技術方面,暫時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廈華在技術提高方面有什么樣的經歷呢?
李永:我現在擔心中國大陸的企業盲目的投資。其實臺灣已有這么大的產業鏈基礎,所以兩岸應該合作起來,共同做一些在屏的更新換代,應用開發,共同去做一些雙贏的事情。然后在這個當中,去開發出一些獨到的應用,自己的核心專利,形成一個兩岸共同享有的中國人自己的標準。然后在國際市場上形成一個門檻,創造中國人自己的競爭優勢。
新浪科技:中央政府在鼓勵中國家電企業的發展,你是怎樣看待這些政策呢?
李永:刺激內需是非常重要的,非常關鍵的。中央出臺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政策,引導品牌企業,深入到農村去,讓農民得到實惠。反過來這也擴大了中國內需和產業升級空間。
新浪科技:最后我想聽一下,您對廈華將來的一個發展規劃或者目標?
李永:廈華是一個很專注的企業,所以我們非常希望發揮廈華的研發優勢,外向型優勢,兩岸合作的優勢,從而做專、做強、做大,使廈華成為全球優秀的數字高清平板電視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