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臺相關政策,打破行業壁壘。三網融合為網絡電視的產業化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網絡電視巨大的增長潛力也為三網融合集聚了示范效應,體制的變革勢在必行。2010年7月,國務院正式下發三網融合試點城市名單,北京、上海等網絡電視發展勢頭強勁的城市都包括在內,三網融合推動著歷史的車輪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在政策的利好趨勢下,廣電、電信等產業相關部門只有著眼于這一大趨勢,摒棄門戶之見,利益之爭,才能共同為網絡電視產業化發展出臺切實、可行、有利的政策,為網絡電視產業拉動國民經濟發展打下基礎。
開發原創內容,實現多元化業務創新。網絡電視有三個突出特性:一是超強互動性,二是服務個性化,三是傳播的分眾特性,而體現這些突出特性的基礎就在于內容④。廣電行業手握海量內容,又掌控著集成播控權,在網絡電視市場易形成行業壟斷,擠壓其他運營商與內容提供商的生存空間。在三網融合的歷史趨勢下,各彩電廠商與民營內容提供商只有注重內容的原創開發,吸納創意內容,根據網絡電視的特性設計觀看模式,增強互動性與用戶的超值體驗,才能改變現有的網絡電視產業生態。而針對可持續性盈利模式尚不清晰的現狀,筆者認為,可以多元化業務創新為突破口,探索適宜網絡電視可持續發展的盈利模式。除視頻點播下載業務之外,網絡電視還可開辟網絡視頻廣告、增值應用等多媒體交互式服務,拓寬盈利范圍,增加業務收入。沿襲良好的運營軌跡,不難預見,網絡電視行業經過成長的洗禮,未來的商業模式也將更為清晰與成熟。
加強技術研發,與外資彩電品牌抗爭。網絡電視是典型的技術推動型媒體,彩電硬件的每一次創新,網絡技術的每一次突破,都會對網絡電視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三網融合對于技術與產品的更新換代,也是強有力的助推器。國內彩電制造商要想在三網融合的技術浪潮中占據一席之地,就必須重視新技術的研發和使用,才能更好地與外資品牌抗爭。TCL作為中國最早研發互聯網技術的企業,早期就積攢了較多的技術經驗。在激烈的中國平板電視市場,TCL最先借助“產品加內容”的網絡電視新模式,避開了市場現有的價格戰、功能戰、概念戰等惡性競爭,實現了電視產品的更新換代,領跑于中國彩電行業。2010年4月初,TCL首款3D互聯網電視,實現了“互聯網引擎”、“多媒體解碼引擎”、“數字電視引擎”的全面升級。強勁的技術優勢,最終強化了TCL在網絡電視領域的領導地位,也順應了三網融合時代的發展要求。
建立多元的行業競合格局。網絡電視的業務發展,一方面需要個性化的頻道、豐富的業務內容去吸引用戶;另一方面也需要產業鏈中各主體發揮協同效應,建立多方合作的商業模式,以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隨著三網融合工作的穩步推進,彩電企業紛紛展開與內容提供商的合作,以便獲得網絡視頻的合法化。由于電信運營商、網絡供應商、民營內容提供商的加入,電視市場將會變得更具競爭性,整個行業也將會加速洗牌,重構新的產業競合格局。比如,各運營商為更好地應對競爭態勢,在爭奪節目源方面便會更加舍得花錢,從而令節目制造商得利,節目質量也因此得以提高。在三網融合的時代背景下,這對于終端用戶無疑是個利好,也有助于產業鏈的不斷完善與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