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這個因《阿凡達》而紅透全球的名詞,越來越被人們接受并認可。然而,長期以來,3D產業鏈中內容制作、播出渠道等環節的不完善,使得3D產業步入尷尬的境地。日前,從2011年中國(上海)3D內容發展研討會上傳出好消息:上海6月底將擁有首個3D頻道,3D節目從此將擁有固定的陣地。
兩大陣營對戰
無論是國內彩電巨頭還是外資平板廠商都無一例外地沖入3D電視陣營,由廠商主導的3D大戲集中登場。根據大型連鎖賣場監測數據,3D電視銷售占比已達到平板電視銷量的10%以上。漂亮的銷售走勢使得預測機構紛紛示好3D。據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預測,今年中國3D電視市場需求量將達到500萬臺以上,3D電視的銷售額比重將達到30%以上。不僅在中國,全球3D產業的發展也超出預料。數據顯示,從2010年的3%左右份額增加到2014年的41%,3D電視機的出貨量大概在9000萬臺左右。
然而,在3D電視熱銷的同時,以三星、松下等為代表的快門式3D和以LG、創維、康佳等為代表的偏光式3D兩大技術陣營暗中較量,在行業內掀起巨大波瀾。對于兩種技術究竟孰優孰劣,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兩大技術流派各有千秋,目前很難評判。
據了解,目前美國、日本、韓國等紛紛制定了各自的3D產業綜合技術路線圖。國家工信部數字電視標準符合性檢測中心副主任張素兵此前表示,2010年,《立體電視術語》、《立體電視圖像質量測試方法》標準草案已經完成。2011年,《立體電視圖像質量測試方法》將最先出臺,《3D安全規范》年內也有望正式頒布。在業內人士看來,為3D行業制定標準是必須的,通過標準引領整個彩電行業技術的轉型升級,促進3D行業的長久發展。
內容亟待突破
與兩大技術之爭難有結論不同,3D內容亟待突破則成為業內的共識。上海交家電協會秘書長韓建華在上述研討會上表示,“如今優質的3D影視節目太少了,電視臺沒有3D的節目來源,只能反復看《阿凡達》。長此以往,必將影響3D產業的發展。”
而3D頻道的誕生或將改變這一尷尬。上海文廣互動電視的新渠道合作總監安然在研討會上宣布,6月底開始,文廣互動的高清收費頻道將每天以全高清視頻的方式播出3D電視節目,試運行期間每天將播出1個小時的節目,將來節目的播出時長會進一步增加。
但播放平臺有了,內容從何而來?上海交家電協會透露,今年下半年,協會將聯合九大3D電視機品牌抱團出擊,主動向制作公司要內容,“比如三砥文化就擁有超過100小時的本土原創3D節目內容,包括晚會、娛樂、旅游等,很多節目在上海電視節上已經被海外廠商簽約”。與會的海外嘉賓,西班牙制作機構代表以及韓國AVA電視臺CEO均表示,目前他們擁有的幾十個小時的3D電視節目也將在未來登陸上海的電視熒屏,而海內外3D的頻繁交流和版權購買,也將成為未來解決3D內容缺失的重要手段。
三星牽手百視通共筑智能化平臺
消費電子巨頭三星電子日前在上海宣布,將與百視通簽署一項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建一個智能電視平臺,通過互聯網為電視用戶提供合法版權的視聽內容及增值服務。國內智能電視有望進入真正的全新“智能”時代,電視用戶近一百年觀看電視的習慣將被改變,實現從“看電視”到“玩電視”的轉變。
據介紹,專門從事IPTV、手機電視、網絡視頻、互聯網電視、移動互聯網等新媒體全業務運營的百視通公司在視頻云領域的建設投入了巨大的資源,是目前中國大陸布局最全、收入規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強的新媒體公司,也是全國廣電領域首個新媒體上市企業。而三星電子繼發布全球首個基于高清電視平臺的應用程序商店Samsung Apps之后,又推出了超過1000個的APPs。
上海廣播電視臺副臺長張大鐘對此表示,最重要的合作內容是一種“一云多屏”的變化,今后,用戶可以通過三星不同的終端設備,隨時隨地收看到自己關注的內容。三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在線業務部總經理周曉陽表示,目前在視頻內容上的合作伙伴只有百視通,但未來并不排除與更多的視頻內容提供商進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