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新品發布季,縱觀各大彩電品牌發布的新品,3D電視已由去年的市場新星成為了今年的主角。經過一年多的市場培育,3D電視技術日益成熟,隨著產品價格的大幅拉低,3D電視迅速走紅城市家庭消費市場。
彩電技術升級推動了一波波市場消費高潮。作為上一波潮流的代表,LED背光電視已經占據產量的32%,競爭藍海已經染紅。相比之下,3D電視迎來集中上市潮,逐漸發展成為行業焦點。據統計,在長虹、康佳、創維、TCL、三星、索尼、夏普、LG等中外主流彩電企業2011年春季上市新品中,3D電視占比接近八成,其中主動快門式3D電視憑借其領先、成熟的技術占據80%以上的新品份額,繼續領跑3D電視消費市場。
拋開廠商對于不同技術的選擇不論,在實際銷售環節消費者則更看重真實的顯像效果。主動快門式技術最大的優勢在于能夠保持畫面的原始分辨率,3D顯示時水平、垂直都能達到1080電視線,消費者看到真正的全高清3D圖像效果,迎合了消費者的本質需求。
“主動快門式和偏光式3D顯像各據優劣勢,主要是拿出過硬的產品。”天津三星電子顯示器有限公司研發部蘇飛部長認為,主動快門式3D電視對全高清的詮釋更好,但要克服頗閃的劣勢則對產品的硬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三星一直采用主動式快門3D技術,為追求更高品質的全高清畫質和更加震撼的影音效果不斷進行優化,如將3D眼鏡由紅外信號控制改為藍牙信號控制,避免了日光燈對紅外電視信號的干擾。
其他采用主動快門式3D技術的主流外資企業索尼、松下、夏普等也都在主動快門式3D技術上不斷研發,在畫質、音效、人機互動等方面都有眾多改進與創新。
除了主流外資品牌在主動快門式3D電視上的大力推廣外,長虹、TCL等國內品牌也積極挺進主動快門式3D電視領域。在長虹上市的7個系列新品中,有6個系列為主動快門式3D電視,1個系列為被動偏光式3D電視。
目前,3D電視整體市場滲透率已經超過6%,尺寸布局由超大尺寸向中小尺寸擴展,價格也進一步下降。行業專家預測,3D電視將隨著內容和技術的成熟,在未來5年至6年都將占據發展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