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訪市區各大家電賣場時,發現幾乎所有電視品牌都推出了3D電視,在個別品牌專賣區,3D電視的數量甚至占到90%,銷售情況也比此前好了不少。
“3D電視的市場推廣速度非常快。”一電器賣場相關負責人龔先生告訴記者,2009年的時候,市區的幾大家電賣場的3D電視機還非常少,產品型號也只有幾款,品牌主要以三星等合資品牌為主。當時的3D電視機都是上市新品,價格也是高得嚇人,如三星的一款3D電視售價高達3萬多元。“現在,3D電視在電器賣場電視區的占比達30%,銷售量占比也有三成以上。”
在蘇寧電器,記者也了解到,3D電視在電視區的占比也達到了30%。一位創維電視導購人員告訴記者,創維品牌的3D電視銷售情況非常好。從統計數據上看,創維蘇寧店10月份銷售電視60多臺,僅有4臺不具有3D功能;11月份銷售20多臺,不具有3D功能的為6臺。
不少導購人員告訴記者,3D電視市場份額大增,主要得益于價格的大幅下降。
記者在走訪時發現,與剛上市時幾萬元的價格相比,現在的3D電視與普通LED液晶電視價格差距不斷縮小,有的就相差幾百元而已。在永樂思文電器賣場,電視區負責人林先生告訴記者:“3D電視價格經歷了多次大跳水。有的牌子的32寸3D電視以舊換新后,只要2000多元就可以買到;42寸的3D電視以舊換新后也只需要3000多元。”某電視品牌工作人員也表示,同樣一款電視,有可能“五一”時候售價15000多元,“十一”就降到13000多元。
“價格接連下降的根源在于激烈的市場競爭。”一位業內人士認為,隨著3D技術的部分發展壁壘被突破,越來越多的上游面板生產家在掌握技術后開始大量生產,市場供貨量隨之大量增加,這些生產商為了鞏固市場份額不得不紛紛降價,彩電制造商的成本也同樣大量下降,預計這一降幅可達20%左右。
雖然3D電視正逐漸走向大眾化,但面前也并非坦途一片。
某品牌電視工作人員李先生認為,3D電視目前還存在很多缺陷,裸眼3D技術遠未成熟。如舒適度問題,現在市面上絕大多數3D電視,都還需用借助3D眼鏡進行觀看。近視的人肯定不愿意長時間地戴著兩副眼鏡觀看。
某電器賣場電視區督導張先生認為,片源也是一個巨大麻煩。張先生說:“即使明年央視的3D頻道在試播期間不收費,但極有可能在試播1年以后就開始收費,如果收費很高,到那時還會有多少人愿意花錢訂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