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平面顯示產業作為核心增長點的CEC(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正試圖下一盤“全產業鏈”的巧棋。
11月10日,CEC旗下16家上市公司之一的長城電腦發布公告,稱其控股的冠捷科技和荷蘭飛利浦集團達成了成立電視業務合資公司的最后協議,冠捷科技有望成為出貨量全球前三的電視廠商。
這意味著CEC打開了其在終端環節的自有品牌之門。而其更為看重的還是產業上游的液晶面板,以及更上游的液晶玻璃基板的產業布局,為此,CEC正在醞釀幾起重大的并購。
本報記者11月10日從有關渠道了解到,由于液晶面板業的行業性虧損未有改觀,北京市國資委旗下的亦莊國際投資、京東方投資、經濟技術投資、工業發展投資、北京電子控股等5家國有資產公司正在與CEC方面接觸,希望CEC能接手其手中的京東方A的國有流通股份。
“電子信息國家隊”的新布局
過去幾年,CEC通過多次并購使收入規模從不足600億元提升到去年的1608億元。按照其制定的“十二五”計劃,重點實施三大系統工程,實現顯示技術走向高端、提供信息安全整體解決方案、由傳統電子信息制造業向現代服務業轉型。
具體來說,除了對前幾年收購的華東電子、熊貓集團、冠捷科技的資產進行很好的整合外,其還一直希望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而平面顯示產業就是其最大的布局點。
CEC董事長芮曉武曾告訴媒體,雖然液晶面板業務前期會有較大虧損,而且投資巨大造成了很大的資金壓力,但是國資委要求CEC成為產業的主導者。
記者了解到,對于各擁有一條4.5代線、5代線、6代線和8.5代線的京東方來說,其現在是全球第6大液晶面板廠商,也是國內液晶面板行業絕對的龍頭。其實CEC曾經有過將京東方收到麾下的機會,但是由于液晶面板行業的回暖和地方政府的反對而作罷。
當時的情況是,2007年,由于上廣電、京東方和龍騰光電三條5代線持續虧損,三地政府和國務院有關部門曾經探討三條線合并再由CEC控股的計劃,但是三地政府在股權比例上爭議很大,加上2007年下半年開始全球液晶面板行業回暖,京東方等先后盈利,這一方案最終不了了之。
此后,上海市國資委將上廣電集團進行了分拆,并且將5代線低價賣給了深天馬。而北京市國資委則選擇了繼續加大對京東方的投資,但是京東方過去6年的總虧損已經超過80億元,而北京市政府前后給予京東方的財政補貼超過15億元,而且京東方新投產的8代線前期肯定要繼續虧損。京東方新投資的5.5代OLED生產線只能選擇愿意提供煤炭資源的鄂爾多斯。
CEC有關人士表示,“北京市國資委今年以來的確多次找到我們,但是對于京東方的資產情況我們還要調查和評估,而且國有股的轉讓需要很多程序,最重要的是要得到京東方現有管理層支持,這個難度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