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分眾傳媒的成立作為中國數字標牌(以下簡稱DS)產業的發展元年,DS已滿八歲,這個年齡在人類的成長階段正是由懵懂到認知的時候。我想中國DS現階段行情也大抵如此。一開始在看到投影時代網這個命題時,我還在想,按照習慣08年以前的DS制造商,比如我們信頤一定歸“傳統廠商”之列,但我又想中國DS如此年輕,我們何以“被老”變成“傳統廠商”?倒不如叫“傳統品牌”更優雅~
MS咨詢機構在一份報告中指出,2010年末數字標牌設備及軟件程序全球收入總計達50億美元,若包括服務及廣告收益時,將增長到65億美元;報告還指出,2013年的全球數字標牌市場增長率將超過40%,有望達到70億美元。此前,iSuppli預測:2007~2011年,中國數字標牌市場規模年均復合增長率37.40%;蛟S正是看到如此巨大的市場前景,中國DS市場才形成了今天復雜的競爭格局——以三星、夏普為代表的國際大屏制造商已經涉入,以英邁、優派為代表的IT渠道已經布局,以海信、TCL為代表的國產電視機廠商已成立了相關部門,以星網、大亞為代表的相關上市公司已經出手,傳聞思科、華為等也在摩拳擦掌……,可見,如今DS的市場競爭已非單一大屏廠商加入那么簡單了!面對這些強勢品牌,信頤、星際、定誼、宇松、仙視等老牌DS制造商將何以應對,接下去的競爭局面將如何演繹,誰能笑到最后?這些的確都是擺在傳統DS廠商面前復雜而又嚴峻的問題。
筆者認為,這是一個新興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正,F象,只有眾人動手才能把蛋糕做大,只有在激烈的爭搶中才能創造英雄,只有在英雄的領導下才會有健康的規則、光明的路!所以,傳統品牌無需畏懼,只要心無旁騖、敢于“亮劍”,就一定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因為“傳統”本身就是一種競爭力!下面主要談談老品牌如何應對這些新進的強勢品牌。
首先,就現階段新老品牌的各自優、劣勢,圖表注釋如下(本文所指“新品牌”是新加入DS行業的外來品牌):
對比方面 新品牌 傳統品牌 行業性服務水平與經驗 弱 強 產品設計與技術水平 弱 強 品牌 橫向 垂直 資源(供應商、社會、資金) 強 弱 成本與價格 強 弱
從表格的五方面對比,其實新老品牌優劣勢不相上下:傳統品牌缺少的是成熟的市場環境與社會關系網,豐富的供應鏈與資金支持,以及全行業的品牌效應;新品牌缺少的是客制化的產品設計與解決方案,靈活、實戰的技術與市場銜接能力與感知能力。DS作為一種行業應用、商業應用、技術應用,它既不是消費類電子,也不是純粹的軟件或硬件,所以盡管很多行業外的強勢品牌在自己的行業內呼風喚雨,但當他們“披著品牌的外衣”踏入DS行業時必定要遇到專業化的壁壘,特別是傳統品牌精工細作的領域,這就是垂直品牌的優勢,老牌DS廠商可充分發揮垂直品牌的滲透力的作用。但DS是一個新興產業,各行各業的客戶應用也注定傳統品牌只能在某幾個特定行業具有領先的市場占有率,此時橫向品牌的優勢就凸顯出來,新品牌可發揮大眾品牌的外延性,將品牌優先注冊到用戶心目中。
從表格也不難看出,傳統品牌要想做大做強,除了自身的自強不息以外,其實很大程度要依賴產業的穩定與成熟,因為只有DS產業真正走上正軌,傳統廠商才能形成名至實歸的“品牌”,而只有實施品牌戰略,傳統DS企業才能突破資源與成本的障礙。換句話說,只要老牌DS企業能發展成知名品牌,集團化甚至上市,什么資源、成本、價格都是唾手可得的東西。所以,傳統品牌眼下要做的事就是強化優勢,彌補弱勢!筆者認為,主要包括:
第一,技術領先,搶占先機。DS是個前沿的邊緣型技術產業,目前看已經涉及信息、電子、工控觸摸等多個產業,并不斷吸納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等前沿技術,各種新產品、新應用可謂層出不窮、方興未艾,作為產業中的“執政企業”,不管是近水樓臺,還是春江水暖,都要站在技術的制高點,不斷推陳出新,用技術擺脫競爭,用技術搶占市場先機,因為只有走在前面才會彰顯專業,只有勇于探索才能編制品牌故事。
第二,立足優勢市場,拓展空白市場。傳統DS制造商,不管是硬件商還是系統商,在起步的早期都有一個或幾個擅長的行業,比如有的靠傳媒行業起家,有的靠金融行業起家,有的靠政府機構起家,還有交通、通訊、醫療、品牌連鎖行業等等。在強勢新品牌尚未完善布局時,傳統DS企業切忌滿足現狀,要提前布局弱勢行業,利用自己在垂直行業成熟的解決方案及靈活的市場策略,積極響應跨行業的新客戶需求,并在跨行業中打造典型客戶,快速復制其他客戶。打造典型客戶是方案式營銷最有效的方式方法,尤其對空白市場。
第三,高屋建瓴,避免成本競爭。說起價格競爭,很多老牌的DS硬件制造商應該都深有體會,前有無數廣東小作坊型公司,他們是“價格屠夫”;后有不斷涌入行內的大佬,他們不惜成本地“玩”促銷。不可否認,很多優秀的DS企業就是在這種“前怕狼、后怕虎”的困境中轉行或退出的?上驳氖,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進步,DS的應用越來越傾向方案式、服務性,這個籬笆終于可以擋掉一部分“虎狼”,但這終究不是優秀DS企業的保護傘,高瞻遠矚,不斷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才是制勝之道。關于如何轉型或定位,筆者不做過多闡述,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相信這次“2011數字標牌總結專題策劃”上也一定會呈現出更多精彩、獨到的見解!
第四,塑造品牌,樹立行業標桿。DS已經“亂”了八年,已經到了“治”的時候,標準的出臺,行業的規范,這是所有傳統DS企業的呼喚,也是一個成熟的產業發展的要求。一個有遠見的企業除了要追求經濟利益之外,更應該關注自身行業的命運,注重良好的社會形象,盡自己一份力,塑造品牌,樹立行業標桿,體現一個優秀企業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