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月4日消息,去年3D電視沒有走紅,一些制造商開始下注,希望能通過程序能提高利潤率。
十多年來,消費電子制造商們就一直努力讓互聯網和電視聯姻。最近幾年,制造商給電視加上連接器,使之能與互聯網對接,當中一些配置了快捷圖標,連到網絡服務上,如Netflix。
今年,一切都會從CES開始。制造商們努力推進所謂的“智能電視(Smart TV),它內建有電腦式的處理器,安裝有操作軟件,電視可以裝備應用程序。
這樣做的目的是讓電視更好銷售,用戶可以上網,可以查看天氣,可以看新聞。消費者也可以下載各種軟件,比如社交網絡和圖片視頻分享軟件。
制造商認為它們的產品將可交替,盡管真正的錢會流到程序開發者手中。在這個新的舞臺上,技術挑戰依然存在。
韓國LG電子研發副總裁Baeguen Kang說:“智能電視是必然趨勢,人們體驗 了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視后,大屏幕電視非常吸引應用程序和網絡內容。”
去年全球共銷售2.1億臺電視,當中21%配有連網功能,到2014年該比例將上升到50%。
智能電視是什么,沒有明確有定義。制造商試圖在CES大展上描繪出一個輪廓。許多廠商會如此來吹捧產品:電視,可以連上Wi-Fi網絡,不需要以太網。許多電視會有一個技術界而,就是所謂的DLNA,它可以讓用戶從電腦、智能手機和其它設備上瀏覽電視視頻、程序。
去年,Google為制造商們打造了平臺,但上個月Google要求制造商推遲產品發布日期。
三星等制造商都會發布智能電視,它配有芯片和操作軟件,設計則自己操刀。
對于制造商來說,推進智能電視也是迫不得已,因為利潤已經太低。去年大家都對3D電視抱有希望,結果未達預期。為了清空庫存,電視商不得不降價銷售。
不過,就算電視制造商能從智能電視上獲利,恐怕也不是長久之計。相同尺寸的電視,去年支持互聯網的比不支持的貴300美元。到了今年,即使配上無線和其它新功能,也只會貴200美元左右。
電視制造商希望在CES大展拳腳,吸引開發者開發軟件。
與PC制造商一樣,電視商也面臨一樣的問題,它們極力提供商品化的產品,而其它公司卻成為得利者,如軟件商和內容商。
另外,電視也面臨一些技術難題。最明顯的就是讓用戶如何不配復雜的遙控和鍵盤,就能操作顯示屏上的程序。
韓國LG電子研發副總裁Baeguen Kang看好手勢技術,和微軟Kinect技術相似,它今年會出現在智能電視上,未來幾年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