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沙盤
2010年11月18日,第五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上,偉景行展示了其最新研發的全國首創的數字沙盤產品。這個項目還獲得了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基金300多萬元的支持。
2003年,偉景行涉足展覽展示業務。2009年,在多次嘗試各種展覽業務后,偉景行開始在數字沙盤上發力。
數字沙盤,被遲偉寄希望于打造成為公司的拳頭產品之一。“它凝聚了公司目前三個主營業務的精華,三維技術軟件、城市三維建模和展覽展示,已經成為公司的主流產品。”遲偉強調。
數字沙盤是一種技術革新,為觀者帶來一種新的視角來觀察城市規劃和建設的產業前景。它采用空間屏、信息屏和觸摸屏三套顯示系統,實現沙盤動態比例縮放、旋轉以及信息展示,可以無縫地放大和縮小比例尺,充分展示信息數據,具有很強互動性,不僅有空間軸向,還可以設定時間軸向,數據可以即時同步更新數據信息,場地可以多功能使用。
北京朝陽區數字沙盤現場圖
它已被廣泛地應用于政府城市規劃環節。
城市規劃原本是政府部門建設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據。政府的這一決策訴求,為數字規劃展示行業帶來了廣闊的市場空間。越來越多的省市在市政規劃中采用了數字規劃形式,通過借助計算機虛擬現實的三維技術模擬一個規劃中的城市,使政府部門對整個城市的規劃、基礎項目建設等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在國內,剛起步的規劃展示行業,引起了某些省市決策者的注意。一些區縣和工業園區正在謀劃建立自己的規劃展覽機構。
2010年9月25日,濱州城市規劃展示館升級改造全面完成,正式對外開放。館內建有320平方米的數字沙盤。通過這套虛擬現實系統,可以使濱州市政府規劃部門、項目開發商、工程人員以及公眾從多個互動角度看到還原的真實規劃效果,城市規劃部門和城市發展部門還可以通過“實際”觀看指導、修改城市規劃方針,更合理地對城市進行規劃。
當然,仔細觀察后你會發現,對數字規劃展示的熱衷度不只局限于政府部門,大型企業、博物館展廳、實驗室、設計院、指揮中心等機構,也對數字沙盤青睞有加。
2008年,北京市朝陽區政府在朝陽公園附近啟動了數字規劃藝術館的建設,讓原本坐落于此的老廠房搖身一變成為以規劃為主線的藝術展覽館。而這一“藝術作品”的操刀者正是偉景行。
朝陽規劃館實現了300平米投影地、35通道投影拼接技術、35通道的同步交互和多通道視頻播放、470平方公里范圍內城市三維以及規劃數據互動展示。據館長楊軍介紹:“數字沙盤是3D技術在城市規劃領域的一個代表性作品,可以讓大家動態地、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城市現狀和發展,還可以實時跟蹤城市變革,讓沙盤與現狀保持高度一致。”決策者希望將這里打造成為開展新聞發布會、企業年會、時裝秀、電影首映禮、各類文化藝術活動及社區活動的絕佳場所。
這個既能展現城市取得的發展成就,又能集娛樂功能于一體的場館,是依托偉景行CityMaker技術平臺數字化虛擬現實實現的。
“三維可視化與展覽展示是密不可分的,最開始我們做三維效果圖,到三維動畫、虛擬現實,現在我們做數字展覽展示。”遲偉強調。
數字沙盤突破了很多傳統沙盤的技術局限。
傳統沙盤因受限于固定比例尺,再宏偉的建筑在這種比例下也難以辨認。在空間展示方法上,傳統沙盤的多媒體模式固定單一。它只能告訴我們過去、現在或者未來中的一個方面。而且,場地占用大,更換成本高。
而數字沙盤是在傳統的沙盤模型上,增加了多媒體展示、互動功能。通過聲、光、電、圖像、三維動畫以及計算機程控技術與實體模型相融合,可以充分體現區位特點,達到一種惟妙惟肖、變化多姿的動態視覺效果。數字沙盤的無縫放大和縮小比例尺可以輕松實現比例尺轉變,實現無縫放大縮小。它還可以緩緩旋轉,充分展示沙盤的各個角度,免去讓人繞沙盤走動的麻煩。輕點觸摸即可完成信息查詢。沙盤空間上的每個圖元,其豐富的屬性數據都可以根據需要詳盡的查詢和展示。數字沙盤的時間控制軸可以立體展示空間與時間的關系。實時切換沙盤主題,即點即用。
數字沙盤的推出,標志著偉景行從之前技術領域的開發、提供硬件產品,向關注數字內容的創作、注重體驗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