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從未產生像現在這樣的吸引力。這既是對億萬觀眾而言,也是對那些試圖進入這個產業的公司而言。除了傳統的電視生產商和內容供應商,現在電視行業的參與者又增加了電信和互聯網這兩個在當今商業世界最具權勢的行業。它們在一起正試圖重新描繪電視行業的未來。很多令人驚喜的改變已經發生,包括3D、OLED等技術在電視上的運用,三網融合對于電視產業格局的重塑,以及GoogleTV和AppleTV等可能給電視行業的收視習慣帶來的顛覆……
電視行業正孕育著某種革命性的變化,未來電視會怎樣?在回答類似問題時,我們的想象力似乎總難跟上科技進步的步伐。如果我們無法描述一個很具體的未來,那么我們或許可以借助未來學家尼葛洛龐帝曾在《數字化生存》一書中的表述:“理解未來電視的關鍵,是不再把電視當電視看待!
技術的未來
日前,工信部網站發布信息稱,中國基于AVS標準的3D電視技術試驗系統取得了重大進展,首次實現3D電視節目制作和播出系統的集成。據了解,該系統采用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AVS音視頻編解碼標準,涵蓋了包括3D采編播設備、內容制作、終端顯示設備等在內的關鍵技術,首次集成了AVS3D電視節目制作系統和AVS3D電視播出系統,對完善中國3D電視技術及產業鏈、推動自主音視頻標準的應用具有積極作用。這是中國3D節目從拍攝到視頻輸出的第一次驗證。
在告別了3D電視元年2010年后,3D電視技術及其相關產業正以更快的速度向前推進,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發布的報告指出:2011年中國將全面進入LED電視普及期,3D電視消費將逐步放量。
可以說,每一次消費潮流的到來,都是以技術的進步作為鋪路石的。逐漸成熟的3D技術即將迎來自己的春天。但技術進步的腳步并不會就此停滯,人類對電視這座金礦的挖掘其實才剛剛開始。從電視機發明以來,科學家就在不斷地窮盡一切可能,讓電視達到更加完美的狀態,從清晰度、亮度、尺寸、收視體驗等各方面挑戰新的高峰。以顯示技術的進化史為例,從最早的笨重的黑白顯像管,到彩色,再到液晶、等離子,再到3D的運用,每走一步,都讓顯示屏上的世界與真實的世界更拉近一步。
嘗試還不止于此,如何讓電視更加美觀、便攜也是科學家努力的方向之一。1999年11月,日本夏普公司開發成功世界上首臺塑料液晶顯示器,與玻璃液晶顯示器相比,塑料液晶顯示器重量減輕了2/3,但使用壽命卻延長了10倍,而且即使掉到地上也不會破碎;CLARO公司2005年曾推出了一款以前從未見過的電視———透明玻璃電視,名為“Holoscreen”,它通過投影全息畫面到玻璃上來顯示圖像;南京郵電大學的科研人員已經研發出了OLED(有機電子發光二極管屏)電視,與市場上通常見到的液晶電視不同,這種新型電視機屏厚度超薄,可以做成同紙一樣的厚度,而且可以像紙一樣隨意折迭。從效果來看,這種顯示器無論是亮度還是對比度,都要比現在的液晶電視高一個數量級?蒲腥藛T預計,未來三五年內,OLED就可能投入商業化生產。
與對電視的顯示和外形的改造相比,對于電視內核的升級或許更具革命性意義。谷歌和蘋果這兩個IT業巨頭,近年來也將自己的熱情傾注到了電視上。
他們分別推出來Googletv和Appletv,雖然目前而言這兩款產品都難以成功,但他卻很明確地昭示了這樣一個信息,即電視與互聯網的結合將成為大勢所趨。方正證券IT分析師鄒萬紅表示:“雖然現在電腦的普及率非常之高,但電視仍然作為每個家庭娛樂中心存在著。能夠控制每個家庭的娛樂中心,對于這些IT巨頭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有人提出了“TV-Plus”的概念:電視不再僅僅是被動收看廣播電視節目的工具,而是成為數字家庭的中心:為用戶提供更真實的現場感(3DTV)、異常便宜的視頻通話(SkypeatTV),甚至可以一邊欣賞大聯盟的比賽,一邊用Twitter和同好們交流心得(iN-etTV)。
這些技術都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得到普及,但首先要做的,是用什么樣的力量去驅動這些功能。答案是,也為電視安上一顆類似于電腦的“芯”。
2010年6月芯片業巨頭英特爾CTO兼研究院負責人賈斯汀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用于GoogleTV的4100芯片是英特爾在電腦領域之外,首次直接進入消費電子領域的一個信號。“大家將會看到許多采用4100芯片的其他類似電視的產品。GoogleTV只是我們所謂的電視的下一次大變革的首個生動案例!
賈斯汀興奮地宣稱:現在,我們認為將電視和計算結合的時機到了!拔蚁矚g用‘計算和電視’的提法,而不是網絡和電視,因為這不僅僅只是在10英尺遠從大屏幕來瀏覽網頁。我們正在制造芯片來實現這種愿景!彼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