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上述問題,《中國企業報》記者展開了相關調查。
世紀電器網市場總監彭亮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無論是被國美收購、還是第一筆融資都是子虛烏有之事。
“這一切都是競爭對手的惡意誹謗以及一些不負責任媒體的誤讀,世紀電器網更名為庫巴商城,只是為今后將要上架的百貨類商品做準備,原來的電器網范圍太過于狹隘。”彭亮如此解讀。
對此,一些業內人士卻表示懷疑。“這不是個好事情。世紀電器網從成立到現在已經4年多,在業內也算是小有名氣。這次改名,不但前期大量的宣傳費用打了水漂,也會丟失大量的老客戶。所以,這次世紀電器網改名肯定沒有官方公告說的那么簡單,否則直接像京東商城一樣,改名叫世紀商城不就行了?”
記者從北京市工商局查詢到,目前負責庫巴商城運營的庫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今年8月10日,正是當初業界盛傳世紀電器網被并購消息時。而《中國企業報》記者還注意到,庫巴商城運營公司的注冊資金僅為20萬元,而同屬于家電網購企業的新七天電器網的運營公司注冊資金則高達900多萬元。
換名背后的真實原因到底是什么?20萬元注冊資金的實力又能否支撐世紀電器網從電器向百貨的經營業務擴張?當問及“世紀電器網月虧60萬元、6個月未發工資”等傳聞,彭亮表示這種說法太過夸張,但同時他也承認世紀電器網的確處于一個虧損的狀態,但具體數額不方便透露。
“不僅僅是世紀電器網,據我了解,目前基本上所有的家電網購的平臺在賠錢,沒有哪個敢說現在的現金流很充裕,物流、倉儲、開拓新市場,要花錢的地方太多。”彭亮如是說。
現階段,像世紀電器網這樣的第三方專業網站,相對于海爾商城、蘇寧易購等家電廠商的網站更具風險,而且這些網站現階段就是從家電廠商嘴里搶食吃,沒有專業的物流配送、售后服務還要靠廠商、生存難度非常大。有業內人士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未來家電網購將會成為新的主流銷售渠道,但現階段很多企業的確處在生存考驗期,很多企業都是在戰略性虧損,少數盈利的也是靠企業的主動讓利。
家電網購洗牌拉開
新七天電器網CEO左英杰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現在的中國家電網購業正處于“黎明前的黑暗期”。
“現在靠的就是堅持與耐力,堅持下來的就能看到家電網購業美好的黎明,而堅持不下的就只能倒在黎明前的黑暗。今年這種情況并不是很明顯,預計明年年初或者是年中時,將有一大批家電網購企業將會被淘汰出局,或悄然消失。”
彭亮也認為,明年家電網購市場將會有一輪大規模的洗牌。“現在網購市場太火了,愿意投資網購的人不在少數,大家手里還有些錢。但明年將是一個節點,企業實力屆時將有一個明顯的體現。”
業內人士指出,一些風投短期內會看到這一領域,但如果在一定階段內網站遲遲無法獲得盈利,必須會受到資本和市場的雙重拋棄,一大批家電網購關門歇業將是必然。而對于家電企業和消費者而言,明年要特別警惕一些家電網購網站,避免被套或被騙。
不過,記者在采訪中也發現,并不是所有的家電網購都前行在“黎明前的黑夜”。京東商城媒體負責人王恩斌在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京東商城是一個綜合性商城,不會只注重家電方面的盈虧,也不會談論家電領域是否需要其他百貨補貼的問題。這個回答雖然比較含蓄,但根據京東商城CEO劉強東公開透露的“京東盈虧平衡點為40億”以及京東近日發布的“2010年前8個月營業額近80億元,全年99%會突破100億元”這兩點來看,領頭羊京東也許已經看到了家電網購的曙光。而京東的成功正是規模化。
來自國家商務部的統計,2009年中國家電市場總量約11760億元,其中國美、蘇寧、五星銷售之和約3000億元,而家電網購總量僅為400億元左右。可見與實體渠道相比,線上渠道還只處在小學生的階段,未來是不可限量的。
京東商城實行多年的“賠本賺吆喝”給它帶來了巨大的銷售量,最終實現了與家電廠家利益的共同捆綁。但目前,一些家電網購企業還未找到盈虧平衡點,所以只能堅守,等待市場的發展自身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