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針對于Digital signage的中文名稱業內一直爭執不下,到目前為止筆者大致統計了下大概有八種不同的廣泛稱謂:數字告示、數字標牌、數字媒體、數字廣告牌、數位電子看板、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電子看牌、數字播控系統。主流的稱謂有三個數字告示、數字標牌及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而最普遍和固定的稱謂是數字告示和數字標牌。目前這兩者的之爭更是越加白熱化。筆者認為Digital signage的中文名稱也將從數字告示和數字告示中定義下來,但數字告示將更具優勢一些。
首先,我們先從Digital signage的定義來分析,“Digital signage是憑借網絡、多媒體IT技術融合,以媒體的方式發布處理,及時的與客戶的反饋信息做互動,目前以廣泛應用于金融、電信、醫院、賣場、超市、賓館、公共場所等領域。采用先進設計理念,開放式接口,將多種應用集成進來。系統可對多媒體內容的播放時間、播放次數及播放范圍進行統計和記錄,還可以在播放的同時實現更強大的交互功能,為打造新的傳媒帶來發展機遇。”這里說的東西雖然是利用了不同設備和技術。但有個貫穿整個設備的東西那就是信息傳達。以信息發布方到信息接收方以及信息接收方在反饋到信息發布方的一個互相告知的過程,主要以告知和信息反饋為目的是個信息動態的傳遞過程!皵底指媸尽本褪且粋雙方互相告知與傳遞的名稱,是以信息告示為中心點。其他附屬因素(如廣告、品牌宣傳)為側重點。完全符合Digital signage的定義。也更加的使Digital signage在各個垂直行業的應用規范起來。而數字標牌主要側重于“標牌”主要利用電子屏為廣告載體進行廣告宣傳為主要目的。如以前的單機版廣告機、電子滾動海報、以及幻燈片廣告海報機都可以叫做數字標牌。這就掩蓋了Digital signage的網絡化特性。和以前傳統的傳播載體毫無區別。限制了Digital signage在各個垂直市場領域的發展。例如企業里的信息頻道電子屏它并不以播放廣告位目的而是傳遞企業信息和培訓員工的一種形式。還有醫院里的數字告示系統,它的主要目的還是傳遞醫院的某些信息為主插播廣告為輔。
我們也可以從中國廣告傳媒行業的一些實際案列來解讀他們之間的關系。像分眾傳媒的樓宇廣告機他們就是典型的數字標牌 沒有進行網絡化管理與發布。主要是以廣告發布為主,幾乎沒有任何動態實時信息內容。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也很少有人會為了看廣告而去看廣告。除非有些對自己有用的生活信息才會吸引觀眾的眼球。從分眾傳媒虧損的財務報表來看這種方式已經走到了盡頭。而另一家航美傳媒在機場的傳播載體就是數字告示。我們可以從一個傳媒界流傳的故事來說明。2001年,航美傳媒處于艱難時期,航美老總郭曼遇到當時海爾集團的首席執行官張瑞敏,開始了航美的第一個轉折點。當時,張瑞敏只有一個要求——讓“海爾真誠到永遠”的聲音可以在第一時間傳遍整個機場。只要郭曼把電子屏聯網技術建立起來,加大覆蓋范圍,實現實時廣告播放,海爾就同意全年投放廣告,郭曼二話沒說,又借了幾百萬元,建立起新網絡。而郭曼的這次投資換回的,是海爾3年1000多萬元的合同。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他雖然傳播的是廣告但他需要的還是聯網的實時動態信息傳遞,這個與分眾傳媒的單機人工更換廣告內容有本質的區別。
如今戶外媒體在前幾年以海報、廣告牌等傳統形式的競爭中由于過度投資、場所進駐成本競爭價格抬高資產泡沫收到擠壓,勢必造成重新洗牌,未來的DOOH(Digital-out-of-home)將稱為戶外廣告的核心,歐美國家同樣經歷了類似的轉型階段,正在健康發展。基于網絡的數字告示(超過上萬點的平板液晶顯示)由于廣告受眾目標清晰、關注度高及本文提出的市容、場所美觀的因素,是發展方向。小媒體公司由于缺乏技術儲備、投資規模小、前段數量少勢必逐一被淘汰。
目前在中國,LCD及類似紐約時代廣場的室外大型高亮度LED屏的安裝數量在除了分眾、航美及華視等占領的部分場所外安裝的數量遠遠不構成廣告商要求的有效投放標準,甚至在很多場所是空白,這就是數字告示網絡的機會。這也可以看出信息和聯網是Digital signage與生俱來的天然屬性。也是為什么數字告示是最為準確的稱謂原因之一。
再者。從現在從事數字告示產業鏈的各個企業來看,數字告示已經成為了最為廣泛的叫法。如三星、研華、安如普、星網銳捷、草谷等一些主流廠商都稱之為數字告示,一些主流媒體的欄目和頻道設置都稱謂數字告示目前國內首個Digital signage行業組織也確定為數字告示行業聯盟。因此從整個產業的上下游到直接終端用戶都已經接受數字告示是最準確的行業術語。
其實據筆者了解國外對這一產業稱謂Digital signage也并不統一,但我們應該抱著嚴謹的態度對這一產業進行定義。規范產業名稱制定相應的行業標準推動這一產業在中國的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