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上午,隨著海淀園工委書記劉永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局長、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特聘副理事長鄧壽鵬,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促進中心副主任吳錫俊共同點亮代表著中關村虛擬現實展廳啟動的激光球,中國第一個虛擬現實產業聚集區正式落戶海淀。這個由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管理委員會海淀高技術產業促進中心和海龍集團共同打造的虛擬現實產業聚集區的正式啟用,也代表著海龍大廈業態調整進入了實質階段。
啟動儀式上,中關村虛擬現實產業聯盟秘書長、北京動態時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應博士向大家介紹了中關村虛擬現實產業2009年發展狀況。楊應博士指出,“虛擬現實技術”這個詞雖然在大家的耳朵里還比較陌生,但該技術在中國的發展已有十余年的時間。國家“十一五”科學技術發展規劃中明顯提出要重點研究虛擬現實技術。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和863計劃等都將虛擬現實技術列入研究項目。而海淀區作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區,在虛擬現實技術發展方面遠遠領先于全國其他地區,核心區的虛擬現實的研發優勢更是國內其他地區無法比擬。
楊應博士介紹說,“虛擬現實產業在核心區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大約有100余家,占全國60%左右。該技術應用領域不斷擴大,企業產值成幾何級數增加。以水晶石、新奧特、世紀和有為代表的海淀虛擬現實企業2009年產值已近10億元,占據全國的一半以上。水晶石、世紀和有等海淀虛擬現實企業在上海世博會獲得了20多個場館的多媒體制作權,全國各地虛擬城市和虛擬商場大多由海淀虛擬企業制作。”
據記者了解,在海淀,中科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在理論研究方面一直處于全國的前列,在國際上也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北京理工大學在奧運會開閉幕式和國慶60周年群眾游行的模擬演示,獲得極大成功。中科院虛擬現實實驗室和北航虛擬現實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水平位居世界前列。而這次開展的虛擬現實產業展廳,更是把今年大熱的3D電影的拍攝和播放技術引入展廳,同時還展出了模擬高爾夫系統、虛擬演播室等虛擬現實尖端成果。
據悉,這個位于海龍大廈12層的中關村虛擬現實產業聚集區和展示體驗中心,是由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管理委員會海淀高技術產業促進中心通過開展走訪、調研、座談和實地勘察,聯合海龍集團于2009年10月開始打造的,目的在于為企業提供展示體驗虛擬現實技術和產品的平臺。目前已有近20家企業進駐虛擬現實聚集區,而當天的展廳啟動儀式上,已有4家入駐企業成功簽約,項目總值近千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