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指算來微型投影機進入國內市場已達三年之久。作為時尚消費產品,三年時間其銷量尚不能突破10萬關口,對于整個IT界來講絕對是一個特例。
概念火產品冷,是為何
目前微型投影機在國內市場的發展已經步入一個“泥潭”期,業內看好該產業的人士、投資者大有人在,但是報以觀望態度、謹慎而又在謹慎的更是為數眾多。
直至2010年6月,已經經歷了三年洗禮的微投產業,依然以山寨企業為主導,極度匱乏行業內大型廠商和品牌的支持。其市場銷售方式多以網上銷售、個別IT渠道商代售的方式進行,沒有規模化的銷售和客戶服務體系。在參與廠商中,多數抱著嘗試的心態,很好擁有認真挖掘產業價值的企業存在。
專業投影廠商不愿意進入微投市場的原因非常簡單,那就是“風險”!那么為什么山寨企業愿意從事微投行業呢?一方面源于山寨企業船小好調頭,在新興產業可以憑借投資少、規模小的特點在無形中降低綜合風險。另一方面也與山寨企業匱乏好項目,不得不選擇這個大廠商暫時不愿意做的產品有關。
雖然微投在廠商結構上,山寨為主的局面還沒有被打破,但是也有一些鐵桿的大廠準備與微型投影共存亡。不說上游的3M和德州儀器,下游也有奧圖碼和愛國者的鼎力支持。
針對這些“巨頭”的賭注,筆者也走訪過相關人士。愛國者方面認為,兼具“小型化的體積”和“大畫面”的功能的現有的可能成功商業化的技術只有微型投影“一種”。在“效果”上的稀缺性導致了微型投影機擁有很強的戰略投入價值。同時,奧圖碼等企業也認為,無論是在商用市場、家用還是個人娛樂領域,顯示設備的大畫面都會帶來明顯的“附加價值”,這種價值也是能夠為企業帶來商業利潤的。
比照多數投影機廠商對微型投影的冷眼,與山寨企業、上游企業和部分終端品牌對微型投影產品的火爆鐘情,微型投影身上矛盾的一面展露無疑,也成為了人們為微型投影的未來捏一把汗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