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LED作為背光源的液晶電視由于具備輕薄便攜、畫面細膩、無汞環保,以及高輝度、高色域等特點,眾多電視廠商風頭強勁,越來越多的電視機品牌加入到LED背光電視市場份額的爭奪之中,創維集團顯示技術事業部總裁李小放也預測,LED背光源液晶電視已迅速走入消費者的視野,2010年第一季度采用LED背光的液晶電視比率約10%,到了2010年第四季度將快速增長到30%,預計2012年將有機會超過CCFL背光出貨。由于LED背光電視迅速增長,極大地推升了LED的用量,背光正成為LED產業發展的主流應用之一。
LED背光電視市場的迅速擴大,確實展現出廣闊的市場商機。目前看,該產品還存在許多技術問題需要克服,因此技術更新的速度相當快。
三大背光技術比拼孰優孰劣
LED背光源技術有3種:直下式三色RGB-LED光源、直下式白色LED光源和側邊式白色LED光源。這其中,最早出現的又是三色RGB-LED技術。
和傳統CCFL背光源技術相比,RGB-LED電視的優點主要體現在色彩表現力和對比度兩方面:由于采用了RGB三原色獨立發光元件,因此RGB-LED電視的色域范圍大都能達到NTSC的120%以上,部分經過良好調校的機型甚至可以達到150%左右的色域范圍,RGB-LED電視也可以支持背光區域調整技術,亮度調節更是很容易實現,因此在對比度方面,其往往能夠達到千萬級的動態對比度,這對于提升電視的圖像質量有著非常關鍵的作用。
由于RGB-LED技術優勢明顯,讓索尼、夏普、三星等彩電巨頭曾投入重金研發。也都推出了一些基于RGB-LED技術的產品,不過價格高得離譜。從出現到現在,雖然RGB-LED技術歷經多年發展,但在成本上并沒有實質性的降低,慢慢地,這些企業都減少了RGB-LED技術的研發投入,RGB-LED在市場的聲音漸小。雖然夏普還少量推出RGB-LED產品,但作為夏普高端產品發售,其售價昂貴,市場普及難度大。
從2009年年底開始,運用白光LED背光源的液晶電視就不斷出現在人們眼前。如三星、海信、康佳、創維等國內企業推出的LED背光電視全部采用白光側入式LED背光源,覆蓋26英寸-47英寸全系列等。其他廠商包括索尼、夏普、長虹、同方等都推出了各自的白光LED光源液晶電視。
目前直下式白光LED和側入式白光LED都有代表性廠商參與其中。比如推直下式白光LED液晶電視產品及芯片的有夏普、創維、海信等,推側入式白光LED液晶電視產品及芯片的有三星、索尼、同方等。
成本決定技術走向
從工藝設計角度來看,白光LED直下式結構最容易替代傳統液晶背光源的應用方式,其技術難度和需要對產品設計做出的修改量最小。相比之下,側入式白色LED技術又有了它的優勢。不過,由于采用側入式結構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設計出更為纖薄的電視機,所以液晶電視原有的主機電源、電路、屏幕電源和散熱片等方面都需要向超薄化改進。這也會導致側入式白光成本增加,使其短期整機成本高于背光模組更復雜的直下式白光LED電視。
直下式白光LED技術在畫面調控上的優勢是明顯的,這會導致這項技術的產品在最終的影像顯示能力上要優越于側入式白光LED技術。白光兩大技術流派都各有優劣勢,就看誰的產業化更快。目前三星LED電視的銷量最大,側入式取代CCFL的幾率要大一點,但隨著如海信、創維等主推直下式白光的國內企業大規模推廣,未來到底是直下式占主流還是側入式占主流,還需市場來做決斷。
對比來看,RGB-LED色域表現略好,劣勢是成本較高,電視成品的售價尚難以讓普通消費者接受;而白光LED光源,雖然在色域上稍遜于RGB-LED,但是其相對較高的對比度以及可以承受的成本是RGB-LED不能比擬的。
熱效應問題未得到完美解決。直下式LED大尺寸背光源,有一定量的混光高度,對散熱有一定的幫助,并且在整個的LED大板上會相應的做散熱板,達到散熱效果。由于現在LED燈的功率比較高,并且有一定的能量以熱的形式釋放,而背光源對散熱要求很高,對現有技術是一個挑戰。
有專家認為在技術發展趨勢上,還有藍光LED+RG熒光粉的白光LED技術作為備選方案。由于具備較佳的色域、適中的價格,有可能成為液晶電視背光源的折衷解決方案。由于直下式RGB-LED光源技術復雜,量產難度大,目前規模化的市場推廣困難重重,因此目前采用這一應用模式的產品少之又少。三種LED光源方案的競爭,其實就是直下式白光LED和側入式白光LED之爭。
現有市場方向中側入式白光LED之爭受益于導光板的良率、散熱成本下降、LED效率提升使得側入式白光LED已成為重要的背光方式之一。側入式白光LED動態控制技術、直下式白光LED和2D區域動態背光控制技術成為未來重要發展方向。
價格推動市場滲透率
技術發展對成本的降低效用是明顯的,成本降低使得產品價格更具市場競爭力。在白光LED液晶電視中,光源占據的成本超過整機的1/3,而白光LED光源每年價格下降至少20%以上這必然導致未來LED電視會存在巨大的降價空間和市場普及的可能。
LED背光模組成本的下降幅度超過了傳統CCFL背光模組。以40寸LED背光液晶電視為例,該LED背光模組的成本平均價今年一季度時還為118美元,到四季度時這一數字將下降至100美元。研究表明40寸液晶電視LED背光模組的成本價格到四季度時將下降到100美元,和CCFL背光模組的價格差距將從2009年初的3.7倍降低至2.8倍。面板廠商和電視品牌廠均在致力于開發低價的LED背光模組。這也促使LED背光的市場份額迅速擴大。2010年LED背光模塊占整個大尺寸液晶面板市場的份額將達42%。2012年LED背光的市場滲透率將達到67%。如從各細分市場來看,筆記本電腦市場的LED背光滲透率最高,2009年已達61%,2010年將達84%,預計至2012年筆記本電腦將停止使用CCFL做為背光源。液晶顯示器受價格因素的影響更大,應用LED背光的速度會慢一些,但2009年臺灣廠商仍然開始將LED應用于液晶顯示器之中。預計2010年滲透率將增長到16.8%的比例。至于液晶電視市場,預期2010年滲透率將達20%。
傳統電視機廠商走向何方
現在,彩電業界面臨著產業轉型的問題,LED背光讓大家看到了些許方向,和網絡電視的內容提供商融合也是他們正在思考的問題。不過,眼下彩電廠家在LED背光電視上的同質化競爭仍不可避免,兩種方法也即將上演:價格和技術。因為中國彩電廠家面臨的行業洗牌和整合都是極其現實的。
對國內電視廠商來說,背光、模組、整機這三個環節的關聯度是很高的。整機要有成本競爭力,要有充分的差異化競爭力,必須與背光模組進行匹配,進行差異化的設計。如何完成從市場上購買標準化的模塊產品,以勝過國外的產品。國內傳統電視機廠商需要考慮無論是外延、芯片、還是封裝,產業鏈上下游的企業整合在一起,就可以根據同一目標產品進行定義和設計,生產出來的產品才有可能超越國外的品牌。而中國的LED企業其實無論在封裝、芯片、外延,甚至襯底材料上都已有了相當的積累,可是它們往往不知道應用市場在哪里,也就下手。如果能通過政府或產業聯盟出面,把產業鏈加以整合,有可能趕上國外企業。
中國是CRT大國,在CRT時代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現在進入液晶時代,這一兩年內,海信、康佳都推出了LED電視,但所用光源都是外購或未大規模量產的本品牌產品,國內彩電企業也已經準備了在向LED技術的過渡。距離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所用的時間會比CRT時代更短。這是一次產業升級的機會。隨著又一年五一黃金周價格大戰的到來,各大電視機品牌除了高調推出新品,拼價位外,也許高層決策者更多考慮創新型的理念和新型戰略產業的融合時代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