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互聯網電視的首批牌照已發放完畢,但互聯網電視的合作模式、運營模式等問題依然是相關方待解的共同難題。記者日前了解到,互聯網電視牌照將采取“內容+集成”的雙牌照體系,彩電企業能否借此擺脫對集成商的依賴,有待市場的進一步檢驗。另外,互聯網電視的商業運營,需要破解成本攤銷和收入分配等難題,而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彩電企業有望實現商業模式的根本性轉變。
互聯網銷售預測
集成商是不是唯一選擇
不久前,中國網絡電視臺、上海文廣和杭州華數相繼獲得互聯網電視牌照。日前記者了解到,以上3家企業獲得的牌照屬于集成服務牌照,國家廣電總局在此基礎上還將頒發內容服務牌照,從而形成“內容+集成”雙牌照體系。
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會長郝亞斌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集成牌照發放對互聯網電視產業的發展是件好事,但由于牌照屬于稀缺資源,集成商與整機企業相比處于相對強勢的地位,希望這不會給整機企業帶來過多的成本增加,彩電企業與集成商、內容商能建立有利于產業發展的良性合作模式。
華數傳媒網絡有限公司總裁勵怡青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作為視聽內容集成商和服務提供商,華數不會尋求給整機企業施加成本壓力,而是會按照產業鏈共贏的原則,共同推動互聯網電視的發展。
盡管有這樣的表態,但彩電企業還是感到地位不對等帶來的壓力。據了解,按照國家廣電總局新的要求,互聯網電視集成平臺和與其相對應的互聯網電視機客戶端必須是完全綁定的關系,平臺對植入電視機中的客戶端的控制和管理要具有唯一性,且每臺互聯網電視必須植入集成業務公司的客戶端。
為了增強與集成商談判的話語權,彩電企業也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例如,TCL在宣布與杭州華數合作后不久,很快又與中國網絡電視臺合作建立了互聯網電視研究院,其目的就是不希望“將所有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創維日前也宣布全面與3大集成商合作,而沒有采取與集成商一對一捆綁發展的方式。
記者注意到,互聯網電視雙牌照體系形成后,彩電企業有可能謀得更大的話語權。雖然集成牌照的數量有限,但內容提供商的數量很多,眾多地方廣播電視機構和相關企業都有可能拿到內容牌照。一旦彩電企業能夠直接拿到擁有牌照的內容商的內容,集成商的地位自然會有所動搖。
深圳天華世紀傳媒公司是依托深圳有線電視運營商天威視訊組建的一家內容提供企業,該公司總經理楊波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目前看,像我們這樣沒有電視臺背景的企業難以拿到互聯網電視的集成牌照,但這不代表我們無法與彩電企業進行內容方面的合作,我們現在就在和創維等企業洽談合作事宜。”
增加的成本誰來負擔
彩電企業不管是與集成商合作,還是繞過集成商,直接與內容提供商合作,整機成本的增加都是必然的。增加的成本如何攤銷,考驗著彩電企業和集成商與內容商的智慧。
盡管針對具體的合作模式,目前相關企業都沒有明確表態,但圍繞互聯網電視的合作模式最有可能為兩類:一是節目集成商將節目打包集成后,按照年度合作協議賣給彩電廠商;二是集成商按照終端的臺數向彩電企業收取費用。此前,有廠商透露,與牌照擁有方合作后,整機每臺成本將增加100元左右。
成本如何攤銷是個兩難的問題:如果增加的成本完全由彩電企業負擔,無疑會打擊終端企業發展互聯網電視的積極性,從長期看也不利于產業的發展;如果增加的成本由消費者負擔,剛剛培育起來的市場有可能又要萎縮下去。
創維集團副總裁楊東文直言,如果一直不向消費者收費,彩電企業可能無法保證有足夠的資金來支持在互聯網電視內容上的投入。清華同方數字電視副總經理王向東向《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進行內容平移之后將使互聯網電視的整機成本大幅增加。“應該說,上千萬元的成本對利潤薄于刀刃的彩電企業來說,是巨大的負擔。不過我們認為,內容平移后的成本最好不要體現在消費市場上。”王向東說。
一些視頻內容提供商表現出的豁達姿態或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整機成本的壓力,但前提是整機企業有機會與這樣的企業合作。中國華錄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笛向《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在互聯網電視發展越來越普及的前提下,內容商必須抓住這樣的機遇大力發展與之適應的商業模式。華錄文化即將推出的視頻網站,采用免費的方式對消費者開放,等時機成熟后,將采取向廣告客戶收取費用的方式轉嫁成本。”
收入分成模式能否建立
如果說彩電企業與集成商的合作模式基本確定的話,那么相關收入如何分配又成為一道待破解的難題。盡管處在一條產業鏈上,但對集成商來說,將內容收益劃撥一部分給彩電企業顯然有很大的困難。他們目前只需要將內容打包直接出售給彩電企業,并不需要顧及彩電企業得到內容后如何運作以彌補成本支出。
勵怡青向記者表示,互聯網電視具體的商業模式其實并不清晰,大家都還在探索,目前還談不到與彩電企業的合作分成問題。
記者了解到,一些彩電企業也在嘗試與集成商建立收入分成模式。王向東表示,清華同方除了提供互聯網電視整機及相關環節的芯片之外,還對與中國網絡電視臺的合作模式進行了深入研究。在將來的互聯網電視內容服務中,除了廣告之外,還將有付費點播等增值服務,而這部分的運營收入將納入互聯網電視的整體收入中,同方將與中國網絡電視臺進行合理分配。
不過,能像清華同方這樣直接喊出“與集成商進行收入分成”聲音的彩電企業并不多,原因在于清華同方已經控股了上海文廣旗下的百視通公司,而百視通公司正是互聯網電視集成牌照擁有方之一。清華同方在與中國網絡電視臺的談判中,至少不處于劣勢地位。
如果未來彩電企業能夠通過資本運作的方式,與集成商或者內容商建立千絲萬縷的聯系,那么未來互聯網電視的運營收入就有可能成為彩電企業的收入之一,轉變僅靠硬件贏利的商業模式或許就此迎來新的契機。
記者點評
合作做大市場才能共贏
從三網融合的角度看,互聯網電視不僅是彩電業的技術趨勢,而且是不可逆轉的市場需求。2010年國內平板電視的銷量有望突破3500萬臺,主流家電企業均表示在產品中標配互聯網功能,這意味著互聯網電視潛在用戶數至少為千萬級。有關市場調研公司的數據顯示,互聯網電視的市場規模將在未來幾年內成倍增長。
上面的分析只是理論上的推測,互聯網電視市場的擴大,離不開產業鏈方方面面的通力合作,尤其是整機企業與內容商、集成商的合作。共同做大市場是實現雙贏或多贏的基礎。
整機企業要調動集成商和內容商的積極性。從目前看,只要整機企業與合法的集成商和內容商合作,確保在互聯網電視市場擴大的同時,他們也能夠從中廣為獲益,集成商和內容商是樂于開發、集成更多更好的內容提供給整機企業的。
集成商和內容商應推動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雖然牌照是稀缺資源,但集成商和內容商不應借此對整機企業施加成本壓力,而應抱著公平客觀的態度,與整機企業合作。只有如此,整機市場才能做大,搭載在上面的各種內容才有更多的用戶關注,各種收費模式也才有可能確立。
做大市場還需要更多內容商的支持。目前互聯網電視雙牌照體系基本形成,如果彩電企業有自主選擇擁有牌照的內容商的權利,而擁有牌照的內容商也有直接向整機企業提供內容的權利,那么互聯網電視的內容將呈現極大豐富之勢,互聯網電視吸引用戶的能力也將大大增強。
總之,發展互聯網電視,需要開放,不需要壟斷;需要合作,不需要對抗;需要共贏,不需要雙輸。
創維:3家集成商都是合作對象
截至4月底,創維集團已分別與央視國際網絡有限公司、百視通網絡電視技術有限公司和浙江華數傳媒網絡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共同致力于中國互聯網電視產業的健康發展和商業模式的運作。
為規范互聯網電視的健康發展,國家廣電總局陸續頒布了電視機互聯網內容的管制辦法,采取許可制度。目前,擁有許可證的僅央視國際網絡、百視通網絡、華數傳媒網絡3家公司。創維集團此次與上述3家公司達成戰略合作,標志著創維取得互聯網內容經營的正式渠道,更意味著創維可以利用3家公司的強大網絡技術實力和豐富的互聯網內容,進一步鞏固在互聯網電視產業的龍頭地位,為消費者提供更為豐富的視聽內容。
創維集團副總裁楊東文表示:“戰略合作關系的確定,將徹底解決創維乃至整個行業原先面臨的內容問題,對創維未來發展的重大意義不言而喻。”據了解,創維將推出更強大、更具有吸引力的互聯網電視產品,其中將配套豐富的互聯網內容。
TCL:建立互聯網電視研究院
日前,TCL在北京召開戰略合作發布會,正式宣布與中國網絡電視臺結為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成立互聯網電視實驗室。據介紹,雙方合作旨在共同促進中國互聯網電視產業標準的制定以及產業健康有序發展。TCL也因此成為中國首家與國家權威網絡電視播出機構聯盟的彩電廠商,開創了互聯網電視產業合作新模式。
TCL工業研究院副院長梁鐵航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互聯網電視牌照已經發出,但相關細則還沒有公布,電視機制造商在產業鏈中處于什么樣的位置是相關政策需要完善的重要內容。在與中國網絡電視臺合作建立互聯網電視研究院之前,TCL已經宣布與杭州華數進行合作,推動互聯網電視的發展。
長虹:攜手華數開拓市場
4月20日,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與浙江華數傳媒網絡有限公司在北京簽署互聯網電視業務合作框架協議。據悉,這是國家廣電總局發放互聯網電視牌照以來,彩電骨干企業首次與持牌機構簽約。長虹作為國內彩電龍頭企業,與杭州華數簽約,無疑具有指向標作用,標志著中國互聯網電視市場的成熟,大眾的日常客廳娛樂將具備越來越先進的服務內容。
浙江華數傳媒網絡有限公司擁有互聯網電視播控平臺,擁有目前全國最大的數字節目內容庫,儲備了數十萬小時的精彩視聽內容。長虹方面表示,長虹在電視終端市場占有領先地位,具有領先的終端多媒體開發技術,已經將網絡功能作為32英寸以上電視機的標準配置,這些產品還具備無線連接功能和在線升級功能。
清華同方:謀求與內容商分成
前不久,清華同方與CNTV(中國網絡電視臺)簽約,解決了互聯網電視發展的瓶頸問題。清華同方數字電視副總經理王向東表示,與CNTV合作,只是同方在互聯網內容平臺布局中的一小步,控股上海文廣旗下百視通,推出“雙平臺”支持互聯網電視產業發展的規劃,在互聯網電視各個環節分頭突破,打造核心技術,對市場未來更充分把脈,才是清華同方市場戰略的一步“大棋”。
王向東認為,清華同方除了提供互聯網電視整機及相關環節的芯片之外,還對未來與CNTV的合作模式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將來的互聯網電視運營中,除了廣告之外,運營商還將提供付費點播等“增值服務”,該部分的運營收入將納入互聯網電視的整體收入中,同方將與CNTV進行合理的分配。
此外,王向東認為,成熟的百視通運作模式,也將在未來互聯網內容服務方面與傳統有線數字電視實現差異化發展,滿足個性化、高端化服務的需求,提升我國互聯網電視的品質,推動產業發展。
清華同方認為,互聯網電視內容平移的成本最好不要體現在消費市場上,廠家的著力點應在贏利模式的創新上,未來互聯網電視的許多內容都包含贏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