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已率先獲批成立3D產業研發中心,而國家相關部門也已經著手就3D產業發展政策等進行調研,并準備出臺相關行業標準,通過政策扶持和行業規范來推動我國3D產業的發展,同時與電視相比,今年3D電影的扶持力度可能會更大。
硬件技術建設先行
“對于3D產業的發展,國家肯定是予以支持的!眹覐V電總局新聞發言人朱虹在接受上海證券報采訪時表示,作為研發中心,天津將主要在攝像機、屏幕顯示和放映設備等領域進行開拓。
朱虹表示,3D產業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是未來電視、電影發展的趨勢之一!耙徊俊栋⒎策_》就創下十幾億的票房收入,而之前我們國產電影最好的票房紀錄也就幾億,所以接下來我們要重點打造國產的3D電影產業!敝旌缯f,目前最主要的問題是技術硬件層面的差距。
據了解,去年我國電影以超過40%的年增長率,總票房逾62億,而今年更有望突破100億。相比之下,目前國內僅有的十幾塊IMAX3D電影屏幕遠遠不能滿足觀眾的需求,因此今年將大力推進3D電影屏幕的建設,同時明年對于3D電視產業的推動也將進一步增強。
今年將試播3D電視節目
“廣電總局將會在今年年內試驗播出3D電視節目,從制作播出層面而言,肯定是與已有系統兼容的。” 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委副主任、原副總工程師杜百川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3D產業的發展將首先是電視機、接收機等硬件層面的帶動。
據介紹,現在國際上3D接收機和藍光技術已經有了相關的標準,但在內容制作方面卻一直沒有形成統一的標準。
“到時候將會先做3D節目的點播,然后再考慮推出3D頻道!倍虐俅ū硎,雖然前景看好,但就目前而言,3D更多的會是娛樂方面的應用。“現在推出的3D電視、電影都是娛樂性質的,而新聞信息內容也不可能做成3D!
政策扶持將促3D高速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理工大學信息與電子學部主任王涌天在今年兩會就遞交了3D產業發展的相關提案。他表示,在發展之初,政府扶持可以以硬件技術為突破口,支持企業自主研發專利核心技術,制定3D行業標準,輻射帶動3D產業鏈相關環節,之后應對整體3D產業予以全面的扶持。
“不僅對于3D硬件、3D軟件,整個3D產業鏈條的建設都需要政府的扶持!蓖跤刻毂硎,未來3D技術研發和產業整合即將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歷史時期。
業內分析人士表示,從國外的發展來看,數字影視娛樂其實只是3D技術應用的一個方面,3D顯示技術在醫療、軍事、科研、工業、文化、教育等許多領域都有著極其廣闊的應用前景。
另據業內資深人士透露,未來政府重點將是通過產業政策擴大市場規模、完善產業環境,促使3D電視、電影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
去年底,一場《阿凡達》IMAX的3D電影票價炒到200元以上,仍然供不應求。在大規模的市場預熱之后,據接近決策層的人士透露,高清、顯示面板、3D都將列入了“十二五”規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加以扶持。
該人士透露,在“十二五”規劃出臺后,對于3D、高清及顯示面板產業發展的具體政策也會落實下來,但具體的實施細則和配套基金政策可能要到明年上半年才會發布;即在“十二五”規劃發布之后,由相關部委再行出臺。而產業鏈上,包括內容、家電終端、配套附件在內的上下游企業將獲得全面帶動。
標準制定推動產業鏈全面升級
青島海信電器(600060)多媒體研發中心工程師高維嵩指出,3D電視普及主要受阻于標準和3D片源,標準的確定應該更重要一些。中國數字電視雜志主編包冉也對記者表示,標準是推動產業發展的必要條件。而對于3D產業的標準設立,大致包括信源、信道、顯示解碼、相關匹配附件等幾個部分。
其中,信源及內容主要是拍攝和制作部分,也包括存儲格式標準等。據悉,藍光3D立體標準規范“Blu-ray 3D”已于去年底發布,并將于2010年進入消費市場,并全面兼容各種藍光3D軟件、硬件產品,包括各種技術的顯示器、投影儀、電視和立體眼鏡。也就是說,藍光3D產品將會把3D圖像傳輸到任何兼容的3D顯示器上,而不管顯示器使用的是液晶顯示、等離子還是其他技術,也不管顯示器采用何種3D技術將圖像傳送到觀眾眼中。
而對于終端顯示來看,包冉表示,完美的3D顯示刷新率應該在480兆赫以上,這對于液晶顯示來說很難做到,等離子更有優勢;但目前做等離子的企業還是比較少。此外在匹配附件例如眼鏡等方面,也需要建立相關的標準。據包冉介紹,目前的3D眼鏡主要有光柵式、快門式和色差式幾種。其中,快門式最好,但也最貴,一副要到700-800塊錢。另外還有一些衍生標準,包括接口標準等。
“目前國際上對于3D電視的標準至少有5-6個組織在制定,這些標準有交集但不重復,共同構成一個標準的產業鏈。”包冉說,“國內家電廠商也正在進行標準方面的嘗試,但離國際先進水平還有一些差距。但總體來說,3D產業相關標準的制訂將推動產業鏈的全面升級!
上下游企業紛紛布局3D
如今,各個家電廠商已經率先推出了3D電視產品,而產業鏈上包括內容、顯示終端、配件設備在內的上下游企業也已經開始布局3D。
內容供給方面,國外的迪斯尼、?怂、華納等公司都在關注3D電影的制作與發行;而在國內,由于3D內容制作的技術復雜且成本較高,使得其影片的數量在電影產業中還不足1%,大多數電視臺也屬于整合片庫的籌備階段。這也為華誼兄弟(300027)、中視傳媒(600088)等內容供應商創造了機會。據悉,華誼兄弟已經開始籌劃3D動畫電影《老夫子》的拍攝,而SMG旗下的互動電視也已經在嘗試3D的內容服務。
而在顯示終端和配件設備領域,有統計顯示,2009年度具有3D播放功能的電影院已經急增到4000家以上,環比增長了約60%;此外索尼、LG、海信、長虹、TCL等國內外家電龍頭的3D電視已經投入市場;而上市公司中的歌爾聲學(002241)也已經介入到3D眼鏡的研發及生產;3D產業的硬件環正境逐漸成熟。
包冉坦陳,3D已經火了很多輪,但每一次都是曇花一現,并沒有真正引起產業的大變革,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是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需要3D”。換句話說,3D的空間究竟在于哪里?
“這是對于細分市場的定位與把握問題!庇屑译娖髽I高層對記者表示,“而對于顯示技術來說,3D也許只是過渡,而4D乃至全息才是產業的未來,到時引起的產業變格將更為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