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VB是低端產品,這是全球嵌入式媒體芯片領導廠商,也是高清播放機主要技術方案提供商Sigma給高清播放機產業下的“概念定義”,這也是為什么早期高清播放機產品均不支持RMVB格式的重要原因。
且不論RMVB格式的持有者REAL公司是否還會在“高清時代”繼續生存下去,并把傳統的壓縮電影提升成為高清壓縮電影(事實上,REAL公司正在向高清進軍),僅以高清播放機市場的自身發展而言,Sigma一開始就認定的RMVB是低端產品的思路已經被證明錯誤了。
09年之前,RMVB播放機產品的確難以登上“主流產品”的寶座,因為在這個高清概念橫行的時代,不能支持高清的RMVB硬盤播放機的確就是市場雞肋。
然而,到了08年下半年,隨著臺灣Realtek研發出的1073芯片的上市,徹底打破了RMVB播放機不能玩高清的神話,并通過以后的1283芯片進一步替身了RMVB播放機對高清內容支持的品質,在市場上徹底建立了500-1000元的格式通吃的“高清播放機”產品陣營,將Sigma固守高清的戰略逼退到市場的一個角落,RMVB播放機已經占據高清播放機市場超過6成的江山。
在消費者看來,RMVB是低端的概念,就像是一部昂貴的千萬級跑車,并不能成為日常的代步工具一樣。如果真正追求最高品質的性能享受,正版藍光BD碟機的性能和品質保障絕非高清播放機能夠媲美的。
但是在BD碟片稀少(就如同高速公路稀少),高清片源下載非常困難(就如同北京的三環老堵車),大多數消費者觀看的電影依然是網絡壓縮格式,其中九成以上是RMVB(就如同你想游覽祖國大好河川,必須走許多土路、山路一樣)。面對這樣的現實環境,BD也好,只支持有限高清格式的高清播放機也罷,都會如同昂貴的跑車變得非常不適用。
高清播放機市場短期內的內容供給還要以網絡下載為主。而網路下載受到國內網絡質量水平,接入帶寬與歐美國家差異懸殊的影響,國內下載內容的主流格式必然還是RMVB等壓縮電影。投影時代調查顯示,除了少數發燒友很好有人能容忍一部高清電影,20G以上的數據,長度數周的下載時間。幾個小時內能下載的非高清壓縮電影和,2G左右一天內能下載的高清壓縮電影才是消費市場真正“比比皆是”廉價內容資源。
全套的高清配置,徹底把非高清拋棄固然是一個美好的愿望:能夠天天燕窩魚翅,誰愿意吃饅頭米飯呢?但是“殘酷”的現實決定了在國內市場,玩高清還是的依賴壓縮電影,至少不能不兼容壓縮電影。
另一個方面,高清播放機并非家庭必備設備,消費市場的價格承受能力也決定了,高端策略的后果只能是“高處不勝寒”。調查數據顯示,多數為網友將高清播放機看成是DVD的替代產品,與MP4類似定位的產品,其價格接受范圍90%在800元以下。多數消費者認為只有高清播放機產品價格低于400元才能談得上普及。
09年,高清播放機產品已經開始進入海量市場的初期階段。其價格下降速度之快也遠遠超出人們的意料。以千元價位以下的產品為主,低價位高清播放機產品占市場銷量的規模已經超過6成以上。同時,在硬盤市場,1T和1.5T硬盤價格不斷下降的作用下,消費者對高清播放機的心理預期價位也有進一步的下滑,這將再次促進高清播放機產品的價格下降。
預測,2010年高清播放機產品依然會維持較快的價格下降速度。一批價格更為低廉的產品,包括突破400元底線的產品必然會在年中左右出現。 高清播放機早期曾經堅持過的高端路線也會在這一年徹底瓦解。以格式兼容性更強、功能更豐富和價格更低為代表的高清播放機普及型市場將最終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