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光作為光存儲行業發展的主流方向備受用戶關注,經過幾年的發展我們看到了藍光在高清行業里取得的進步,同時我們也看到了它在其它行業影響下的步履維艱。2010年已然到來,其將何去何從?編輯將在下面的文章里為大家詳細闡述藍光的近況,讓消費者把握高清發展脈搏,洞悉未來應用。
快速崛起的藍光產業
今天編輯這篇文章將從正反兩個方面為用戶解析藍光的近況,綜合有利因素帶來的促進信息,解剖不利因素的解決方案。藍光將走向何方?謎底馬上將為大家揭曉。
首先,我們從有利因素對藍光的影響來進行分析,看看這些行業信息能否促使藍光迅速得到普及。
●BT被封 碟片市場回暖
如果說09年年底IT行業影響最大的政策就屬“BT被封”了。國家規范政策的發布讓諸多用戶改變了使用習慣,各大下載網站、論壇紛紛轉型,消費者尋找種子頗為費勁。
BT網站被封
幾家歡喜幾家愁,編輯這里并沒有貶意,只是用其形象的表述產業變局。因為如今的用戶已經無需在購買大容量的硬盤來存儲高清內容了,而是大部分消費者開始看起了電影碟片,賣盤賣盤又回到了用戶的日常生活。Netflix執行官里德·哈斯廷斯表示,目前每月有逾50萬人愿意多付費來租看藍光碟片,藍光和DVD碟片的生存期將遠超于大多數人想象。
電影碟片
這一消息的發布,對藍光未來的發展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超大容量的高清內容成為用戶認可的影視內容后帶動了網絡下載與大容量硬盤的急速發展,而市場的規范行為帶來了藍光如同前者的發展機會。
●高清內容成賣點 3D跡象顯現
藍光內容憑借著1080P的解析度成就了用戶的高清視覺體驗,也讓它成為了消費者日常關注的焦點,廠商之所以不遺余力的推廣藍光也是看好這一產業的巨大發展潛力。
藍光3-D
一部《阿凡達》讓全球知道了什么叫3D,其實早在電影推出之前BDA已經發布了藍光3D標準,且硬件廠商也推出了能夠解碼藍光3D內容的產品,如NVIDIA的Fermi架構顯卡雖遙不可及,但其資料已經顯示,Fermi將會支持藍光3D立體視頻的硬件解碼,至少第一款高端型號GF100如此。
藍光3D
高清硬件解碼已經是現代顯卡的標準配置,而隨著好萊塢片商的重視,以及藍光3D標準規范的新鮮出爐,3D立體化就成了下一個重要趨勢。NVIDIA、AMD都表達了對此的強烈支持,也都在CES 2010上展示相關技術和產品,前者更是正在大力推廣其3D Vision立體幻鏡技術。
眾多產業的大鱷開始關注藍光,推出相應產品,且不遺余力的推廣藍光,讓其迅速被大家認可成為可能。
●價格持續降低 用戶接受有望
價格一直以來都是懸在藍光頭上的一把利劍,消費者接受程度很大原因受其影響。理性的消費者可能會說,價格僅僅是一個表象,制約價格的因素才是我們需要關注的。
電影碟片
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律就是,對于消費電子產品來講新一代產品的售價只有降至傳統產品的1.5倍時,才會發生大規模的普及,那對于目前的市場情況來說藍光具備這一條件嗎?目前來看產品售價已經接近這一數值,例如普通DVD刻錄機的價格在190元左右,而藍光光驅售價只有450元,工包藍光康寶499元,25GB藍光刻錄碟片售價最低8元與高檔DVD刻錄盤售價相當。
中國藍光
另外據統計廣東弘藝推出的首批大片中,包括了《花木蘭》、《夜店》等大制作新片,網上售價為28元人民幣左右,在其他渠道銷售的價格也僅為30元左右。而中國藍光也計劃發行1000部的碟片,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片源不足的問題。不可否認盜版產品的價格會更低,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價格因素對于藍光的影響,用戶接受有望。
●性價比為王 存儲優勢依舊
光存儲憑借著穩定的存儲性能,超高的存儲性價比贏得了大家的一致認可,尤其是作為游戲,廠商驅動,資料存儲的穩定傳播介質。
游戲盤片
據NPD Group的季度報告顯示,雖然數字發行方式正在興起,但消費者在購買游戲的時候依然更青睞傳統的光盤物理媒介。2009年第三季度的美國游戲市場上,光盤版在所有主機游戲銷售中占了90%之多,在PC/Mac、掌機、手機領域也占了多達79%。
藍光容量增長
當然,藍光并不是僅僅繼承光存儲的衣缽而無任何發展創新。其實藍光更為先進的技術一直在發展,如松下與索尼公司已經開發出能將藍光光碟的容量在現有的水平上再增加1/3容量的技術。這種技術名為i-MLSE(Maximum Likelihood Sequence Estimation)采用這種技術制作出來的雙層格式光盤容量可以提升到66.8GB。
保持原有優勢,讓藍光技術提高更迅猛更完善,以性價比為王,光存儲優勢依舊。
有利有弊,一個產業的發展始終是受市場大環境所左右的,不利因素帶來的影響我們同樣需要面對,而且需要經常反思總結經驗。
●網絡資源影響巨大
對于互聯網盛行的時代來說,網絡資源是用戶最為津津樂道的東西,BT未封之前,相信不少消費者都會下載各類電影、資料、游戲供自己日常應用。
網絡高清資源豐富
國家規范政策的出臺,嚴厲打擊了了非法下載資源的發布,但這并不代表網絡資源對于藍光的影響徹底消除,其中網絡電視就成為了高清的一大競爭產品。有資格,有證書的網絡電視網站,軟件相繼推出,對于藍光未來發展來講將是一個不少的沖擊。
各類網絡應用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沖擊方式就是網絡付費下載的出現,且最新消息顯示LG電子利用第4代移動通訊技術LTE方式,試驗成功以100Mbps速度,讓一分鐘內下載一部700MB的影片成為可能。以上兩點雖構不成對藍光的基礎沖擊,但并不代表不會在某個領域的應用上產生影響。
●產品可選性與內容豐富度欠缺
一個產業的發展必須以周邊產業的進步為依托,藍光當然也不會破例,除去傳統光存儲廠商外,家電業中的碟機制造企業,影視內容提供商,分銷商都需要有一個密切的配合,但目前來看這些協作只能用局部爆發來形容。
藍光碟機
拿索尼在中國市場首推的BDP-S300藍光影碟機為例,其最初售價為每臺5000元,而最新推出的升級產品售價已不足3000元。而國內BD高清影碟機售價已經降到1500元。至于內容碟片就如上文編輯所言更是跌至50元以內。這樣的價格難道還不足以推斷產業的發展嗎?答案是否定的。
藍光內容多樣化問題
究其原因,除價格因素外硬件可選性與內容豐富性離普及還是有很大差距的,消費者購買藍光產品目前來看并不是十分困難,但是日后的使用將是最大難題,好在目前主流廠商都在致力于解決這一問題。
●藍光近況分析及讀者調查
編輯通篇分析了目前藍光的發展狀況。無論是對其有利的一面還是與之背道而馳的產業都表明BD已經取得了不小的進步,雖然前面路途坎坷,但并不能阻止藍光前進的步伐。
筆者預計2010年將是藍光取得長足發展的一年,我們將會看到低于350元的藍光內置產品,喜歡高清的用戶將會升級自己的碟機,且高清內容將會以更多樣的形式呈現給大家。且伴隨著國產藍光的低價,山寨碟片的攪局,網絡共享資源的規范,無可比擬的存儲安全優勢,行業的爆發將會如DVD刻錄機跌入200元以內一樣,短時間成為現實。正如始終描繪的那樣,“忽如一夜春分來,千樹萬樹梨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