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業內普遍對中國液晶電視市場報以較為樂觀的態度,卻并沒有充分認識到中國液晶電視產業已經或即將發生的深刻變化和面臨的巨大機遇。國際金融危機在全球范圍內產生的影響是否會加劇?中國2010年經濟態勢又會呈現怎樣的走勢?中國液晶電視消費市場的動力來源于哪里?2010年液晶電視上下游變化趨勢及價格走勢如何?液晶電視新技術的發展方向能否代表消費者的消費趨向?為了看清2010年液晶電視的發展趨勢,中怡康時代(CMM)對行業關注的熱點話題展開調研。
中怡康時代(CMM)測算,2010年中國彩電市場規模將達到4112萬臺,其中,液晶電視3480.7萬臺,占國內彩電銷售量的84.6%,LED背光源液晶電視的零售量將達到298萬臺。2010年,液晶電視將完全主導彩電市場。
中國經濟復蘇,液晶電視需求猛增
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中國GDP預計仍然保持8%以上的增速,在全球經濟復蘇的道路上走在了前面。可以說,中國是在國內經濟回升態勢積極向好的情況下,步入2010年的。從2009年年底中央關于2010年經濟工作會議,已經能夠看出經濟發展的動向,保穩定、促增長、拉內需依然是2010年經濟工作的重點。政府穩定市場、發展經濟的決心為2010年整體經濟走勢奠定了基礎。只有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國內消費市場才能得到很好的釋放,液晶電視的消費需求才能保持高速增長。
結合中國彩電行業發展歷史來看,城鎮居民早在1997年彩電每百戶擁有量就已達到100臺,按照業內通常認可8~12年的使用周期來看,目前國內彩電更新換代的需求位于一個高峰期。中怡康時代(CMM)預測,截至2009年底,中國平板電視百戶擁有量僅為13.8臺。因此,液晶電視正處在替換傳統顯像管電視的變革中,有著巨大的市場前景。
從1984年到1997年,中國城鎮居民用了13年實現彩電百戶擁有量從10臺到100臺的巨大跨越,農村居民實現這一變化則是從1993年到2007年,用了14年。中怡康時代(CMM)預測,中國城鎮居民平板電視百戶擁有量從10臺到100臺只需7年左右——從2008年到2014年。
中怡康時代(CMM)測算,2009年全年液晶電視共銷售2470萬臺,歷史性的超越了顯像管電視銷售量,同比2008年增速高達102%。此消彼長,顯像管電視 2009年的零售量僅為2008年的50%,等離子電視的銷售量也僅有121萬臺。未來,液晶電視依然會保持相對較高的增速,顯像管電視和等離子電視的市場零售量將繼續下滑,預計到2011年,液晶電視銷售量將突破4000萬臺,而顯像管電視則保持在300萬臺左右,等離子電視則只有80萬臺。
國內產業鏈逐漸完善,上游面板價格趨于穩定
液晶電視的蓬勃發展帶來了彩電行業更新換代的變革,在這次變革中,內外資品牌競爭激烈,目前國產品牌占據著市場主動,但上游面板資源這一重要因素依然可能制約著國產品牌的發展。
國內上游面板資源的缺失和面板價格的波動是制約國內彩電制造企業的重要因素,但這一現象在未來的1~3年內可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從短期來看,目前中國國內液晶面板產業波動周期已經縮短到1年左右,價格也已完成從快速波動到趨于平穩的轉變,根據產能情況有所升降;從長期來看,國內數條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獲批或正在審批,這將使液晶電視生產企業告別國內液晶面板上游缺失的歷史,也將為中國彩電行業第一次徹底更新換代提供堅實的支撐。
2009年,中國政府發展平板顯示行業的重點工程啟動,國內液晶面板生產線紛紛上馬,與當年顯像管電視時代的八大彩管廠如出一轍。目前,北京京東方的8代線和江蘇昆山龍飛的8代線都已開始動工建設,2010年年底前昆山8代線就有可能投入生產。預計2010年第二季度,液晶面板價格會有一定下降,上下游關系也將趨于穩定,液晶電視生產企業的盈利能力將更多取決于市場需求和企業的技術、成本控制能力。
政府出臺市場政策,為液晶電視發展提供強大支持
中國政府推動家電行業市場發展的一系列政策不僅在金融危機期間有效地拉動了內需,促進中國經濟的增長,而且對于推動中國彩電市場的發展,加快液晶電視更新換代速度有著重大的促進作用。
彩電是最早開始家電下鄉試點的產品,從2009年2月家電下鄉彩電產品限價提高到3500元后,液晶電視也受益良多。但從中長期來看,我們認為液晶電視最大的獲益將體現在以舊換新中。
2009年8月在9省市開展的以舊換新工程經過4個多月試點,雛形初現。以舊換新銷售系統公布,截至2009年12月17日的數據顯示,在舊家電回收量構成中有72.9%是電視,而新購家電中有45.3%是電視,可見,中國消費者對彩電的更新換代需求是最強烈的。
此外,2009年在哥本哈根召開的氣候大會成為世界的焦點,節能減排也深入廣大消費者的內心,如果平板電視的能效標準在2010年前后出臺,對整個彩電行業節能意識的提高以及消費者如何從節能的角度選購彩電都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液晶電視技術不斷進步
液晶電視在發展過程中自身的技術也在不斷革新。因為液晶是被動光源成像,所以液晶電視背光源的技術升級成為液晶電視進步的一個重要推動力。背光源技術的進步可以為液晶電視在色域廣度、節能程度等多個方面帶來長足的進步,正是在這種行業技術進步需求的推動下,LED背光源液晶電視應運而生。在中怡康時代(CMM)的周度監測數據中,LED背光源液晶電視的銷售量正在以火箭般的速度躥升,截止到2009年年底,此類產品的零售量已經占到所有液晶電視的2.4%,銷售額份額更是躥升到6.8%。中怡康時代(CMM)預測,LED背光源液晶電視的未來還將保持高速增長,在3~5年內成長為液晶電視中的主流產品。
除了LED背光源液晶電視之外,3D平板電視也是時下熱門話題。3D技術概念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如狂潮般涌入國內市場,但3D電視走入尋常百姓家還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裸眼3D技術將被不斷被完善。
在過去的一年中,帶Lan接口的互聯網電視也成為市場上的熱門,創維、三星、TCL、索尼等品牌都有類似的產品在銷售。中怡康時代(CMM)的監測數據顯示,帶網絡功能的電視產品也有著極高的增速。
上述三種技術中LED背光源和3D主要是彩電硬件技術的進步,而互聯網電視則更多表現在軟件方面。結合目前國內家電、通訊、IT等行業的發展勢頭來看,LAN接口(互聯網電視的接口)將會成為平板電視的標配。
電視機是一種家用電器,卻又極其有別于其他家用電器,因為今天的有線網絡已經將眾多的電視連接成為一體,每個家庭的電視都是溝通外界的一個載體,這是冰箱、空調、洗衣機等所不具備的。但是,目前帶Lan接口的網絡電視僅僅是電視機走向未來家庭多媒體終端的一小步,眼下的現實是所有的網絡電視都缺乏獨立的軟件支撐,就像Windows支撐著電腦一樣,網絡電視產品有必要在軟件支撐方面盡快完善,形成容易被廣大消費者接受的,簡單明了的,易于操作的一整套軟件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