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沒有獲得官方確認,但三星、LG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建設項目獲批的消息已經在圈內迅速傳開。近日從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會長郝亞斌處得到證實,目前相關企業已收到上級主管部門的“口頭通知”。
三星、LG這兩家韓系企業獲批,最主要的原因是其在面板及配套領域的相關技術領先于其他企業。專家表示,中國彩電業在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引進全球平板顯示領域技術最為先進的兩個企業,不僅能給中國彩電業更多技術層面的指導,而且能夠引領中國彩電業快速升級,跟上全球先進市場的節拍。
產業布局還在進行中
高世代面板生產線“5選2”方案近日終于有了初步定論,三星、LG收到消息,稱其申報的高世代面板生產線項目獲批,并將通知地方政府同他們協商投資與建設細節。
今年年初,三星電子向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出申請,要在蘇州市建設一個第7.5代液晶面板生產工廠,LG顯示公司也申請在廣州建設一個第8代液晶面板工廠。與此同時,還有京東方、中電熊貓、富士康等3家企業提交了各自的申請材料。隨后,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專家組對這5個項目進行評審,并綜合打分,選得分前兩名的企業入選。“三星、LG這兩家韓系企業的技術儲備、投資金額等指標在綜合考評中排名一直靠前,所以他們最終勝出。”郝亞斌表示。“三星和LG勝出主要靠技術,產品整體性能優于我國臺灣的面板。”我國臺灣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高級分析師葉貞秀認為,“目前在全球液晶面板市場,三星和LG的市場占有率共達48%,在LED和3D方面的技術更先進。雖然在上游布局中,韓國企業和我國臺灣企業的水平差不多,但在下一代技術的儲備上,韓國企業明顯要勝出一籌。”
隨著全球平板市場的不斷擴大與升級,對高世代線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平板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其實,本次“5選2”只是中國大陸高世代面板生產線全面布局的第一步,對于夏普等日本企業、富士康等中國臺灣地區的企業而言,在中國大陸高世代液晶面板市場的角逐中仍有機會。
據中國電子有關人士透露,中國電子準備走差異化路線,直接引進夏普第10代線。目前第10代線合作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已正式啟動,富士康等臺灣地區的企業也在急切等待臺灣當局放寬對大陸技術出口的限制。
兩岸合作應有新突破
隨著中國彩電市場在全球的崛起,如何由大變強,成為這兩年困擾中國彩電業的話題。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周子學也多次強調,中國大陸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不在于多,而在于強。
在2009年中國大陸企業京東方、TCL、龍騰光電紛紛上馬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之后,今年5月8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關于2010年繼續組織實施彩電產業戰略轉型產業化專項的通知》也明確指出,以促進彩電產業結構調整為目標,完善上游配套產業鏈,積極關注未來技術發展趨勢。“從這些文件來看,做強中國彩電業是未來產業升級的關鍵,這其中,技術被國家視為彩電業轉型過程中的第一要素。”郝亞斌表示。
除技術因素外,配套條件也是三星和LG勝出的主要原因。
以三星為例,其選址蘇州,相對其他企業已經有了發達的產業配套優勢作支撐:康佳昆山模組工廠去年年底實現量產,LED模組是主要產品之一;今年5月,生產高世代液晶顯示器玻璃基板及其相關配套產品的旭硝子顯示玻璃(昆山)有限公司開工。
“像這樣的配套產業在‘長三角’越來越多,單在蘇州市,目前已形成了‘上游原材料-面板-下游整機’的完整產業鏈,面板材料本地配套率接近90%。”昆山市經濟貿易委員會科技質量科科長徐昆賢表示。
“5選2”花落兩家韓企,對臺灣應該是一個不小的刺激。這次對于富士康的落選業界專家表示在意料之中。慢一拍的臺灣何時放行將成為大陸高世代線布局的又一熱點話題。
冠捷科技集團總裁宣建生表示,臺灣高世代線的產業鏈比較完整和成熟,海峽兩岸的合作互補,未來3~5年是最好的時機,錯過這個機會,會很可惜。如果臺灣當局加快開放高世代線項目,打破思想障礙,增加互信,兩岸合作將邁上一個新臺階。
終端產業升級在即
為了配套高世代面板生產線,三星有望在中國大陸投資DRAM(動態隨機存儲器)產業,將其在芯片、半導體領域的優勢引入中國。記者獲悉,三星電子在平板電視的芯片模組上實現了完全自主研發、生產,這也是三星能將3D技術率先商用并實現量產銷售的基礎。
“三星、LG高世代面板項目獲批后,從長遠角度講,對中國彩電產業的發展會起到積極推動作用。”郝亞斌表示。記者了解到,在項目敲定之前,國內彩電企業如TCL、創維、海信等就同三星、LG等韓系企業保持著很好的合作關系,落戶后,國內企業有望實現與三星、LG的全球快速反應策略同步發展,從而加快中國彩電業轉型。
“從2008年以來,創維電視面板大部分是從LG采購的,此次LG高世代面板生產線落戶對我們也是很好的機遇,會提升雙方的綜合競爭力。”創維集團中國區域營銷總部總經理劉棠枝認為。
當然,彩電業下一階段的發展才是三星、LG落戶的最大價值體現。據統計,截至2010年第二季度,全球液晶面板出貨量最大的廠商仍然是三星,出貨金額高達42億美元。排名第二的是LG,出貨金額為37億美元。
據了解,這兩家企業在LED背光源產能方面領先優勢明顯,而且它們生產的LED不光應用于電視、顯示器等產品,還大量應用于節能環保的新興照明設備。而在3D和OLED等新技術領域,三星和LG也擁有很多專利,伴隨各自的高世代面板生產線落戶,勢必會將相關技術開放或轉移。
“在LED電視市場,康佳目前在昆山的模組工廠可以加大和三星合作,同時在3D和互聯網電視領域,康佳也與三星簽署了技術協議,相互合作會進一步加強。”康佳集團彩電事業部研發中心新技術研究所所長何廣舉表示。